義診

【聯合新聞網】男童臉裂家長怕 台灣醫巧手補裂痕

合作國家: 
柬埔寨
2017-01-07 11:13中央社 台北7日電
 
 
7個月大柬埔寨男童有嚴重臉裂,右臉裂痕裂到眼眶,右眼閉不起來,又有雙側唇裂,出生後差點被丟棄。台灣團隊花7.5小時手術,巧手補臉,也補家庭裂痕。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紀念醫院顱顏中心聯合主辦「用愛彌補-2016柬埔寨唇顎裂義診行動」,由高雄長庚醫院兒童整形外科主任賴瑞斌率12人義診團隊,2016年12月27日到今年年1月1日,在柬埔寨金邊國家兒童醫院進行唇顎裂義診,總共幫14名貧困患者提供免費手術。
 
7個月大的柯索奇(Keb Socheat)來自柬埔寨西北部的偏遠地區奧多棉吉省,父母都是農夫。柯索奇出生時除了明顯雙側唇顎裂外,臉上的裂痕甚至裂到眼眶,右眼沒辦法閉,也經常會不小心戳到眼睛。
 
柯索奇身為家中第一個孩子,本應受寵愛,但因先天顱顏缺陷,一出生時連母親都不敢正視他,只敢遠遠看他,許多親戚和鄰居都勸,乾脆把這個孩子丟掉。

【中央通訊社】蒙古唇顎裂病童感謝台灣義診團愛心

合作國家: 
蒙古
(中央社台北12日電)蒙古國立婦幼醫院當地時間10日上午在該院舉辦感恩茶會,讓蒙古唇顎裂病童及家屬有機會對台灣義診團的善行表達感謝,也展現台蒙醫療交流合作的豐碩成果。
 
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紀念醫院合辦的義診團,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醫師率領,成員包括林口、桃園及高雄等地長庚醫院的醫師與護理師等共10人,自7日起在蒙古國立婦幼醫院進行為期三天義診。
 
義診團與長庚培訓的蒙古種子醫療團隊合力為15名唇顎裂病童完成矯治手術,也讓台灣義診團更瞭解蒙方團隊工作情況,協助該團隊提升診療能量。
 
這場感恩茶會邀請接受手術的孩童及家屬等共50餘人參加,羅綸洲及團員、該院顏面外科主任Ayanga等多位醫師,以及中華民國駐蒙古代表黃國榮均到場與蒙古病童及家屬分享義診成果。

【中央廣播電台】縫補親情 台灣醫療新疆行

合作國家: 
中國大陸

時間:2016-06-08 11:05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黃金鳳

【人間福報】台義診唇顎裂 印尼女重生

合作國家: 
印尼
印尼女孩伊瑪雅(Irmayauh)從小因唇顎裂備受歧視,連就學都有困難。接受台灣義診團手術,修補臉上破洞,讓她找到工作和男友,人生重獲修補。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衛生福利部聯合主辦「用愛彌補-二○一六印尼唇顎裂義診行動」,由林口長庚外科部部長羅綸洲率義診團隊,在印尼南蘇拉維西省巴里巴里(Pare Pare)及巴魯(Barru)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
 
今年這次義診總共為二十三名貧困唇顎裂患者提供免費手術,最小的五個月大,年紀最大的患者是五十九歲的余明(Yumming)阿嬤。
 
余明經濟狀況不好,加上一直誤解年紀大的人一旦進醫院手術,就可能出不來,讓她卻步。阿嬤的家人積極鼓勵,告訴她台灣的技術非常好,她可以放一百二十個心。阿嬤終於鼓起勇氣,術後復原良好,現在阿嬤開心不已,可以揮別長達近一甲子的異樣眼光,更有自信人互動。
 
二十歲的伊瑪雅有嚴重唇裂,進食時食物常掉出來,發育不好、體型瘦小、常受嘲笑,在印尼偏鄉也普遍有觀念認為「這樣的小孩不用受教育」,讓她缺乏自信心。

【新浪全球新聞】台日醫療合作 遠赴印尼小島做唇顎裂手術

合作國家: 
印尼
台灣跟日本的醫療團隊合作,前往印尼偏遠小島,為當地病患進行唇顎裂手術服務,總共為23名患者修補容顏,並與當地醫護人員交流經驗技巧,提供術後照護衛教,獲得當地民眾肯定與感謝。
 
  衛福部「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與「日本亞洲醫師協會」合作,於本月8日到12日,赴印尼蘇拉維西島巴裏巴裏 (ParePare)及巴魯 (Barru)兩家醫院進行唇顎裂手術服務。我方團隊邀請了在海外義診經驗豐富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紀念醫院及中英醫院等共同籌組9人醫療團前往,任務十分成功。
 
  這兩個印尼偏遠小鎮,距離首都雅加達一千公里以上,對外交通不便,當地患者對於唇顎裂手術資訊嚴重不足,加上醫療資源缺乏,手術費用昂貴,患者很難獲得妥善的治療。這次活動患者年齡廣泛,有小孩、青少年,更有年事已高的阿嬤來接受唇顎裂手術,顯示當地接受這類治療的情形並不普遍。
 
  唇顎裂手術只需要2到3小時的時間,就可以彌補患者臉上永久的缺憾,幫忙他們重新找回失落已久的自信與笑容。

【新浪新聞】義診到印尼 台日合作助23人完成唇顎裂手術

合作國家: 
印尼

衛福部臺灣國際醫衛行動團隊表示,日前與日本亞洲醫師協會合作,前往印尼偏遠地區的蘇拉維西島「巴里巴里」及「巴魯」,替當地23名病患進行唇顎裂手術,包括小孩、青少年和老婦人,都前往接受手術,醫療

【中央社】印尼唇顎裂女受歧視 台義診團助重生

合作國家: 
印尼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9日電)印尼女孩伊瑪雅(Irmayauh)從小因唇裂備受歧視,連就學都有困難。去年接受台灣義診團手術,修補臉上破洞,讓她找到工作和男友,人生重獲修補。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衛生福利部聯合主辦的「用愛彌補-2016印尼唇顎裂義診行動」,由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率9人義診團隊,在5月8日至12日在印尼南蘇拉維西省巴里巴里(Pare Pare)及巴魯(Barru)兩地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
 
今年這次義診總共為23名5個月大至59歲的貧困唇顎裂患者提供免費手術,其中年紀最大的患者是59歲的余明(Yumming)阿嬤。
 
余明經濟狀況不好,每月辛苦種田的收入只有約台幣3000元,但印尼唇顎裂醫療資源非常缺乏又昂貴,一次唇裂手術就需要2萬元,等於要7個月不吃不喝的工作才能接受治療;加上阿嬤一直誤解年紀大的人一旦進醫院手術,就可能出不來,讓她更卻步。
 
台灣義診團到印尼,阿嬤的家人積極鼓勵她,並告訴她台灣義診團的技術非常好,她可以放120個心。

【中時電子報】印尼婦唇顎裂59年 靠台灣之光治癒

合作國家: 
印尼
台灣醫師優秀的醫療技術揚名印尼!59歲的印尼老婦人余明(Yumming),天生就是唇顎裂患者,因家貧無法接受治療,忍受超過59年的異樣眼光,直到上周我國義診團赴印尼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才接受手術治療,並重新找回與人相處的自信。
 
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衛福部聯合主辦的「用愛彌補-2016印尼唇顎裂義診行動」,日前赴印尼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總計替23名貧困的唇顎裂患者提供免費手術,患者年紀從5個月大的嬰兒、到59歲的老婦人。
印尼59歲婦人余明是天生唇顎裂患者,上周接受我國義診團治療,替她找回與人相處的自信。(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印尼59歲婦人余明天生是唇顎裂患者,因家貧無法接受治療,忍受超過59年的異樣眼光。  </div>
  <div class=

【NOW NEWS今日新聞】「臉破」59年 台醫1小時補好她缺憾

合作國家: 
印尼
忍受他人長達59年的異樣眼光,靠著台灣醫師一雙巧手「縫補」,她總算找回燦爛的笑容!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及衛生福利部聯合主辦的「用愛彌補-2016印尼唇顎裂義診行動」日前赴印尼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年紀最大患者59歲余明(Yumming)一度還有迷思,擔心一動手術就會死在醫院。
 
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率領的9人義診團隊是在今年5月8日至12日在印尼南蘇拉維西省的巴里巴里(Pare Pare)及巴魯(Barru)兩地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為23名最小5個月大、最大59歲的貧困唇顎裂患者免費手術。
 
印尼唇顎裂醫療資源非常缺乏又昂貴,以余明阿嬤為例,每月辛苦種田收入只有約台幣3000元,但一次唇裂手術就需要台幣2萬元,等於要7個月不吃不喝的工作才能接受治療。
 
醫療團隊表示,阿嬤就醫之前還一直為迷思所困,因為她聽說年紀大的人一旦進醫院動手術,就會死在醫院裡面,要不是家人趁著這次台灣醫療團到印尼義診的機會,積極鼓勵她接受治療,她還一度不敢接受手術。

【健康醫療網】台灣醫2天幫29位越南唇顎裂童重展笑顏

合作國家: 
越南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2016/04/09
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率領的「用愛彌補」義診團,日前在胡志明市口腔專科醫院舉辦唇顎裂義診手術,短短兩個工作天就為29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除展現台灣精準、高品質的醫療傳奇外,同時也進行學術交流,提昇醫療品質,嘉惠當地唇顎裂患者。
 
搭機也要接受台灣醫師動手術
為了能夠讓台灣醫師動手術,爸媽帶8個月大的寶寶遠從北越搭機來到胡志明市。在手術前,爸爸還非常擔心,但術後看到孩子臉上破洞被修補的這麼好,心中擔憂一掃而空,非常感謝台灣醫師能夠幫寶寶做這麼漂亮的手術。
 
義診也能完成序列治療與追蹤
家住胡志明市郊區的7歲女童,去年曾接受義診團的咽瓣手術,讓她講話變得更清楚。今年又再度回診進行唇鼻整形手術。媽媽回憶起治療過程不禁哽咽,她的心願是希望自己的女兒可以平安長大,並能夠清楚講話。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