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文章

容貌焦慮症?脫口罩後的顱顏患童  如何面對容貌焦慮與自信議題

容貌焦慮症?脫口罩後的顱顏患童  如何面對容貌焦慮與自信議題 脫口罩之後的容貌焦慮 疫情政策鬆綁後,許多學生疫情三年來,都戴著口罩,他們沒有見過教師與同學的「真面目」,口罩解禁之後,容易有容貌焦慮的問題,另一方面,許多小耳症、唇腭裂等顱顏缺陷患童的家長,他們開始擔憂脫口罩後,孩子的容貌可能引來同學異樣眼光。 對於有容貌焦慮的孩子,建議孩子回想過去三年與同學互動的美好經驗,脫口罩後,同學之間仍能延續過去的情誼,即使脫了口罩,「你還是你啊!」我們要學習對自己有信心、學會喜歡自己,就不用在乎別人眼光,有時候,別人的眼光都是自己想像出來的。   除此之外,應該有些學生與家庭,對於疫情仍有擔憂,他們不習慣脫口罩跟同學互動、或有容貌焦慮、擔憂排擠等問題,建議家長先和孩子溝通,了解其想不想脫口罩的原因,等孩子做好準備,再脫口罩上課。   容貌焦慮與自信 通常,一般孩子是因為不了解唇腭裂或小耳症等顱顏疾病,他們才會嘲笑或霸凌,建議顱顏家長可以先做親師溝通,教師協助顱顏患童先向同學自我介紹,讓其他同學了解顱顏患童的狀況。我們很常聽聞一般孩子知道顱顏缺陷孩子曾做過手術,反而盛讚他很勇敢、好厲害,一躍成為班上的「小勇士」。我們可以透過「主動出擊」的方式,翻轉弱勢情境,幫助顱顏患童增加自信,解除容貌焦慮!   我們為容貌焦慮的孩子 打造顱顏友善環境 我們持續以故事的方式,讓孩子潛移默化學會尊重差異 故事小苗行動: https://www.nncf.org/civicrm/contribute/transact?reset=1&id=58       延伸閱讀 「容貌焦慮」是什麼?青少年對脫口罩感到焦慮該怎麼辦? https://www.healthspan.com.tw/b/appearance-anxiety 脫口罩產生「容貌焦慮症」?容貌焦慮症狀、原因一次看 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7982

身為家長該如何做?淺談現代孩童牙齒保健

身為家長該如何做?淺談現代孩童牙齒保健 兒童牙醫侯侯醫師     台灣的孩子齲齒率,一直是政府與家長們關心的議題。直至目前,全國孩子的齲齒率,遠高於聯合國所設定之標準。幾乎每個家長都知道「孩子的牙齒很重要」,任何學校、公家單位都會宣導刷牙、塗氟的重要性,但為何孩子的齲齒率還是這麼高?而且我們還不時會看到「極度恐懼害怕看牙」的孩子,以及「討厭刷牙的孩子」呢?究竟在一個家庭裡,我們如何輔導孩子、教育孩子牙齒保健這一塊?   以下,侯侯醫師會分成幾點來說明:   一、 飲食篇-- 家裡的飲食,大人會影響小孩   台灣是個美食王國,餐桌上,不乏糖類過高之食物,以及精緻類加工澱粉,那這類的食物,往往會造成孩童的蛀牙率提升。常會有大人問道:「真的嗎?可是我跟孩子吃一樣的食物,我沒蛀牙,小朋友卻蛀牙了,所以應該是他刷不乾淨吧?」其實,這倒不然,因為我們忽略了一件事—孩童擁有的,是「乳牙」,相較於大人的「恆牙」,抗齲齒能力較低,所以平常讓孩子少接觸甜食、精緻加工澱粉,多吃原型食物,仍是相當重要的!若大人能一起「守規矩」,讓上述危害牙齒的食物不要常常出現在餐桌上,我想您家的孩子,齲齒率自然會下降。   身為兒童牙醫師,侯侯醫師以身作則,帶著孩子一起吃原型食物,餐廚裡也不會看到糖果餅乾(就算有,也是很少,一下子就讓它不見了) 二、 看牙篇— 剖析為何小孩「害怕看牙」? 如果今天孩子討厭、恐懼看牙,可能分成幾種狀況: (A) 父母無意識地把看牙的恐懼傳遞給小孩。   譬如說在家裡,爸媽就會用恐怖的言詞來形容看牙「牙醫一定會拿電鑽鑽你的牙齒!」「你再不聽話,我就叫牙醫叔叔把你的牙齒拔光!」對大人來說是玩笑話,但小朋友會真的「當真」。   具體的改善方式,是平常在唸故事繪本、交談時,就以著客觀、有趣的方式跟孩子訴說看牙的情境,而不是把自己不好的經驗「強迫」灌輸給孩子。 (B) 孩子看牙時被嚇到,這記憶卻短時間無法「洗白」回來。   上述狀況,常常發生於小孩「沒有定期看牙檢查習慣」,該類家長屬於--「有問題才帶去給牙醫看」的類型,但殊不知,牙齒的疾病已經逐漸潛藏在孩子的口腔中,等爆發出來,孩子牙痛、不舒服、牙肉腫脹,屆時才去給牙醫處理,因為感染已經嚴重,勢必治療起來,頗不舒服的,孩童因此對看牙有負面印象,所以「討厭」看牙了。具體的改善方式,是自幼年起,就固定讓孩子有看牙檢查的習慣,而非有問題才看牙,若看牙的醫師能夠固定,讓孩子不斷熟悉,我想孩子會喜歡看牙,就算不喜歡,也至少願意有效配合的! (C)孩子有鼻過敏、口呼吸問題,沒有被正視。   是否您的孩子,只要一看牙就會不斷地咳嗽、嘔吐?是否您孩子自己也討厭用牙膏?您的孩子很有可能是「口呼吸」患者。現在醫學上,「口呼吸」與「鼻過敏」可說是一體兩面,前者有了,後者就會出現,而且現在台灣小朋友據統計有將近5成有此問題。我們之前遇過一些家長,千方百計地說服小朋友看牙,也總是拜託牙醫師「溫柔一點」,但當牙科器械伸進小孩嘴巴裡時,不停地咳嗽、嘔吐就產生了!具侯侯醫師臨床統計,上述案例,半數以上皆有輕重不一之「口呼吸」、「鼻過敏」問題。   如何改善「口呼吸」與「鼻過敏」?若要短時間內配合看牙,適度地噴兒童用鼻噴劑,吃抗過敏藥物,能夠稍微改善(純粹是方便看牙,治標不治本。)若要長期改善,請定期跟耳鼻喉科醫師討論,如何用藥,如何減少家裡過敏原;至於牙科療程,現在也有若干牙醫師推出「口呼吸治療方案」,只要配戴特定的口呼吸戒除牙套,搭配口腔肌肉的復健運動,小朋友普遍都有不錯的療效,甚至鼻過敏可以減輕不少! 三、 刷牙篇—如何在家引導孩子刷好牙?   「侯侯醫師,請您教教我的孩子刷牙,他都刷不乾淨!一直產生蛀牙!」常常有家長帶孩子看診,就當著孩子的面講給我聽,常常這段話,都夾雜著抱怨與情緒。我有時偷瞄著孩子的神情,孩子的神情要不是很茫然,就是很無助,沒有孩子是笑著聽這番話的。但家長們殊不知,在我們牙醫學的定義上,孩子要真正完全負責任刷好牙,這能力要到9歲左右(約小學三年級)才會完全建立!因為這攸關於孩子手指能否精準控制,以及對於刷牙、刷乾淨的充分認知能力。   我想,談到刷牙,的確有以下幾點可提醒(分齡): 0~2歲   當孩子冒出第一顆牙時,就該使用「牙刷」了。此時,紗布巾的清潔已經無法徹底清潔口腔。0~2歲的孩子,對於父母的言語指令是模糊的(少數發育快的能稍微明白)。此階段的孩子,建議「盡早」讓孩子培養「固定時間刷牙」的習慣。不管是飯後或睡前,讓他的生理時鐘能明白刷牙這檔事,而大腦也能提早記憶「牙刷」的樣子。這個時期,談不上是「教刷牙」,反倒是讓孩子習慣「刷牙時間」與「牙刷」的存在。孩子若有模仿行為,反而是好的。   此階段的孩子,需要以半強迫的方式進行,大多成功的案例,是讓孩子躺在地上或爸媽的腿上 (以父母的視角,孩子是倒掛過來的),俗稱十字固定法,如此幫孩子清潔口腔。 3~4歲     此年齡的孩子,開始「意見很多」。一下這個「要」,一下那個「不要」。有時也會搶奪父母的牙刷,或者跟父母爭辯等等。這個時期,會建議適度讓孩子「拿牙刷探索自己的口腔」,當然,父母們必須得認知—這樣的潔牙絕對不可能「刷乾淨」,這只是滿足孩子的感官統合、情感需求而已。在孩子玩完牙刷後,仍需要讓孩子「躺下來被爸媽刷牙一遍」。以著溫柔但堅定的語氣跟孩子訴說「刷牙規則」,是需要的!   此時的小孩口腔,牙齒變多了,牙與牙之間產生「牙縫」,所以「牙線清潔」是需要的,由父母來幫孩子執行。此年齡的孩子,在國內的蛀牙比率偏高,潔牙務必留意。 5~7歲     看起來5~7歲的孩童,應該比較成熟了吧?要自己刷乾淨不難?但臨床上,侯侯醫師發現---許多這年紀的孩子「不明白」為何刷牙要那麼久?刷牙到底是刷在刷甚麼?在還不明白時,就莫名其妙被父母罵了一頓「你刷不乾淨啦!」心理產生陰影。 第一, 牙菌斑其實是白的,刷牙就是為了要清除牙菌斑。 第二, 第二,牙菌斑需要牙刷反覆的摩擦數秒,才能確實被刷掉,這也是為何刷牙需要時間,並非瞬間的事。   結語:    在家要顧好孩子口腔,家長要做的事,可真不少。但侯侯醫師自己也是為人父母,在此鼓勵各位家長----不要太過「逼自己」。的確,孩子的口腔保健是育兒的一部份,只要您確定與孩子的溝通,有更進步,這樣就很棒了!侯侯醫師常看到太多「逼人太甚」的父母,一直追求著到不了的目標,自己很氣憤,孩子也一直被當出氣筒。    本文的目的,是想點出時下父母還沒想過的「可能原因」,希望讓父母多家消化吸收後,融合自己的教養方式,更有效地幫助孩子!祝福每個家庭的孩子都能找回口腔健康,一起進步!   關於作者: 侯政廷  (兒童牙醫侯侯醫師) 衛服部審定 兒童牙科專科醫師 台中璽瑞美學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 基隆君悅牙醫 兒牙部主治醫師 前恩主公醫院兒童牙科兼任主治醫師 美國隱適美Invisalign隱形矯正認證醫師 MRC功能性矯正合作醫師 前經國管理學院口衛系講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ChildrenDentistHou/ 診所網站 https://www.pedodontisthou.com/ Podcast- 侯侯醫師甘爸爹   https://reurl.cc/4X9ADL

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你準備好了嗎?

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你準備好了嗎?     好友魏瑋志(澤爸)寫了一本教養書《引導孩子說出內心話:不說教情商課,讓親子都被好好理解》大受好評,裡頭有許多親子溝通互動心法與技法,字字珠璣,我也很喜歡。   有許多父母,特別是青春期階段的家長,正煩惱著孩子不願說出內心話,或者根本不願意開口講話,不知道孩子心裡頭到底在想什麼。   我曾經在一次家長讀書會中,問現場的家長:「為什麼希望孩子能說出內心話呢?」得到的回答不外乎:   「這樣才知道孩子在想什麼!」   「這樣才知道孩子的煩惱!」   「這樣才知道怎麼幫助孩子!」   「這樣才知道身為父母的可以做些什麼!」   「這樣才會比較放心吧!」     我又接著問:「如果孩子今天開口說了內心話,你們承受得了嗎?」也就是,如果聽到孩子吐露內心的真實想法,有可能激起我們更多的憂慮、擔心、恐懼、憤怒、失望、難過、挫敗、無助、自責等情緒,而不是「比較放心」呢?   你準備好要聽真心話了嗎?   我們常對身旁的人說:「有什麼事情,就要說出來喔!」   可是,如果對方真的要說,我們準備好了嗎?你準備好要聽一件會引發你不舒服感受的事情了嗎?聽別人分享心事,特別是那些痛苦或挫敗經驗,我們也會感到不好受;一般人很難在情緒上免疫,或完全不受影響。   就好像,一個孩子若回到家,鼓起勇氣告訴父母,今天在學校被同學欺負,同學把他的作業藏起來,害他被老師罵;下課又被同學關進廁所,被反鎖在門外。如果是你,聽了之後有什麼感覺?   肯定百感交集!一方面,你心疼孩子被傷害,你感到椎心刺骨;另一方面,你氣憤不已,同學怎麼可以做出如此可惡的事情;再來,你挫敗無助,想著自己怎麼無法保護孩子;以及,你擔憂焦慮,不知道孩子是否還會繼續受害。接著,你會這麼問孩子:   「老師知道嗎?你有向老師說嗎?」   「沒有」孩子搖搖頭。   「怎麼不報告老師呢?」你不解,語氣有些激動。   「我不敢……」   「怎麼會不敢?我不是告訴過你,在學校遇到事情,要和老師說嗎?」    孩子低下頭,沒說話。   「你這孩子怎麼回事,怎麼不懂得保護自己呢?」   你可知道,孩子說的每一句,都是內心話!但之後,孩子可能就不再願意說了。為什麼?因為,他感受到的是指責、批評、否定,而非關懷、理解與被保護。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我們準備好聽真心話,事實上沒有。而當我們聽完了感到很難受時,我們難以招架,便透過指責、說教或忽略的方式來回應,像是:   「別理他們就好了!」   「你一定是做錯什麼,惹到他們了!」   「會不會是你誤會了,他們只是在和你玩!」   這些慣性的回應方式,有時候只是想讓我們的心情,不要被難耐的負面訊息給淹沒,而急著幫對方出主意、解決問題,或歸咎對方沒做好。當我們這麼說時,正在把孩子給推開,下一次,你可能就聽不見內心話了。   其實不是孩子不說,而是你沒準備好要聽。於是,你不允許孩子說出內心話;因為你根本不希望聽到這些,但你卻沒有意識到。 孩子用隱藏內心話來照顧父母的心情   另一方面,孩子也會為了體貼父母,而隱藏心事。像是,在學校犯錯或遇到困難,要求學校老師千萬不要告訴家長:「老師,我怕他們會擔心!」   之前,有個孩子因為考試作弊而被轉介到我這兒來談話,我發現,他的手腕上有傷疤,認真問他,怎麼回事?一番猶豫後,他招認,是他拿美工刀割自己的手,已經兩三個月了。   「我的功課大幅落後,上課聽不懂,總是倦怠無力,晚上又常睡不著,半夜就拿刀子割自己的手,割下去心情就好多了。」   「老師,你會告訴我的爸媽嗎?」   「怎麼啦?你好像很擔心?」   「嗯!老師,可以拜託你不要讓他們知道嗎?我覺得我媽精神壓力太大了,我覺得我好不應該,我不能再讓我媽承受更多痛苦了!」   原來,這孩子的父親,因為車禍癱瘓,臥病在床。母親既要照顧父親,又要工作賺錢,還要照料孩子的生活。嘴裡對孩子說沒事,但孩子總能從母親的臉上,讀出母親似乎快要撐不住的訊息。   「我怕我媽知道,真的會崩潰!」   這孩子的心情長期低落、課業挫敗,生活不如意,早該讓父母知道,但他怎麼也不能說。就這樣每天上學、放學,裝作一副很正常的樣子——就像他的母親一樣。 牢牢接住孩子的內心話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如何引導孩子開口說出內心話?」   其實,孩子一直都在說出內心話,有時候用言語,有時候用肢體或表情。只是,我們接收到了嗎?而我們聽到了,是否認真聽懂,並且牢牢接住?   只有我們先準備好自己,把心境歸零,才能在孩子吐露出一些負面情節時,保持冷靜,而知道首要之務是同理孩子,而非責難孩子。   大人也得覺察,是否無意間讓孩子承接了大人的苦,而不斷釋放出:「我已經夠煩了,最好別惹事!」這類訊息。否則,當孩子身陷困境時,絕對不會說出來,因為,他不能再添麻煩了。但如果又不能不說時,便常會出現這類回應:   「吼!很煩耶!可不可以別管我呀!」   「拜託,我沒事,好嗎!」   「離我遠一點,我很好,ok!」   這正是孩子體貼與照顧父母心情的表現,只是,再一次把父母給刺傷了。   作者介紹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諮商心理師、作家,為長期與青少年孩子工作的心理助人者。 曾任中學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 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寫作、演講、工作坊什麼都來。 著有《脫癮而出不迷網》《正向聚焦》《擁抱刺蝟孩子》《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此人進廠維修中》等書,為2018年博客來、讀冊百大暢銷書作家。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 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個人網站:ListenPSY https://listenpsy.com/  

爸媽慢慢來-親愛的父母,其實你可以做得不好

成為父母的那一刻,才開始學習做父母   相信大家都聽過「孩子幾歲,父母的媽齡爸齡就幾歲」,而如果你已經當了父母,你一定同意這件事的挑戰性極大,要在完全沒有經驗的狀態下,在寶寶出生的那一霎那,就要直接上崗24小時不間斷,而且是一個真真實實的嬰兒啊~   唸書的時候,有練習和做錯題目的機會,成為專業人員前,有實習的機會,初入職場的時候,有新人學習的過程。而成為父母,只有直接上場的機會!然而,新手父母就不能有做不好、失敗的時候嗎?當然不是的,因為沒有完美的父母,接納自己的不足,在育兒的過程中每次學習一點點、進步一些些。做夠好的父母,就足夠了。 不論你是誰,都要重零開始學習當父母   我的專業是幼兒教育,曾任於加州知名連鎖蒙特梭利幼兒園,擔任3-6歲班級的主教老師。你可能覺得,幼兒園老師自己帶小孩,應該很容易吧!然而,在我第一個寶寶出生後,我完全被戰敗了!   虛弱的身體,破碎的睡眠,追奶、塞奶、乳腺炎,拍嗝、哄睡、尿布疹,教養觀念與家庭成員不一致等,這些全部加在一起,重重的把我壓垮。深深覺得,當母親比當老師難太多了啊,而且沒有下班時間,是一件很恐怖的事。要知道幼兒園老師是會下班的,下班時間和假日,是完全脫離孩子的狀態,擁有完全的喘息時間,所以才能在每天早上笑咪咪的迎接孩子。   而父母跟孩子長時間不間斷的相處,是非常消耗能量的,好不容易下班了也要接著上帶孩子的班,好不容易放假了卻比平常上班累。並不是我們不愛孩子,而是父母身而為人,也需要休息補血,但卻很難得到這樣的機會。   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時,我非常認真照著書本、我所學的教育知識,戰戰兢兢的養小孩。一定要幾點睡覺、一定要幾點喝奶、一定要自己做副食品、一定不可以加鹽、一定不可以加糖,好多的一定,不只我自己非常緊繃,身邊的家人也非常緊繃。換句話說,非常的辛苦!   生了第二個寶寶之後,有了之前的經驗,在許多事上,我開始有了彈性。外出去玩,孩子小睡時間到了,啊沒關係,今天晚一點睡,平常睡覺有規律就好。到餐廳吃飯,孩子想嚐嚐我們吃的東西,但是有點鹹,啊沒關係,吃幾口跟爸爸媽媽一起享受美食,平常飲食健康就好。   當然,對於第一個孩子,父母特別認真上心,是再正常不過的「愛的表現」,就因為沒有經驗,所以才想要照著書養。生兩個寶寶以上的父母,因為有了經驗,就會比較放鬆,也因此長出了彈性。這些都是為人父母很自然的生命歷程,沒有什麼是對、什麼是錯,我們要肯定自己用盡全力照顧孩子的每一瞬間!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值得被接納與珍視   我有一個女兒和一個兒子,女兒是姊姊(5歲),兒子是弟弟(3歲)。在去年底開家長會的時候,姊姊的老師給我一份報告,跟我說她什麼都學得很好,沒有任何問題,她是老師最好的小幫手,總是有很多的想法,喜歡做領導同學的人。後面大部分時間,都在跟老師閒聊了。   到了弟弟的家長會,老師面有難色,提出他是班上困難的孩子,他進入一段非常難捉模的階段,經常崩潰發脾氣,不想做任何事、學新東西,一不如他的意就哭超久,而且哭聲巨響無比。老師沒有批評抱怨的態度,而是詢問我在家裡是如何處理的,有沒有一些有效的辦法,是可以跟老師們分享的,他們很願意嘗試。   的確,我在家裡也觀察到弟弟的崩潰情況變多了,總是在處理他的情緒上,多花費好多時間和心力。於是我開始思考「我能做什麼?」,把焦點放在解決問題上,而不是問題的本身,這正是正向教養的核心精神之一。   每一個不當行為的背後,都有一個未被滿足的需求,當需求被滿足了,不當行為也就消失了。而弟弟到底哪個需求沒被滿足?我列了一張表,把所有家長會時討論到的點寫出來,分為「要改善的有什麼」、「我在家可以做什麼」、「老師可以嘗試做什麼」,花了幾個小時寫成一份改善計畫。   舉個例子,要改善「頻繁的崩潰和發脾氣」,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語言的障礙。我們家裡是講全中文的,而弟弟的學校是全英文的環境,加上弟弟的語言發展是輕度的落後,他的中文已經稍微比一般孩子慢幾個月,可想而知對於一個全英文環境,他有多麼的感到挫敗與不安全感。   弟弟到了開始想表達自我的年齡,然而卻因為老師聽不懂他說的,老師說的他也聽不太懂,於是就經常會有不被理解的情況出現,更糟的是在他情緒來的時候,老師即便使用同理的方法安撫,卻因為聽不懂而一點作用都沒有。「同理感受」在處理孩子情緒的時候,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那能幫助我們與孩子之間「情感連結」,當情感連結了,要教養就容易多了。   我提出「我可以做」:在家處理弟弟情緒時,適當的加入英文單字(難過、生氣、失望、高興)。也建議「老師可嘗試做」:當發生一些比較嚴重的崩潰事件時,寫一張小紙條或打一通電話給我,讓我跟弟弟在家用中文重新解釋一遍,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老師為這樣處理、老師是想要幫助你的,讓弟弟和老師之間重新連結。   我列的改善項目其實不只這一個,我把計畫交給老師後,老師貼在教室牆上,讓每一個老師都能參考。很神奇的,在幾週之後老師打電話給我,說弟弟像是變了一個人,有非常大的改善,崩潰的時候,恢復平靜所需要的時間減短了,對於不順心的事情,長出了可以接受的彈性,漸漸的,他開始接受老師教他新的東西,哭的次數也減少了。   這絕對不是只有我一個人能做得到的,家裡跟學校同步,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因為這是孩子生活中最重要的兩個場域。孩子的行為問題,光靠老師與學校是遠遠不足的,親師合作才是對孩子最有效的幫助。   雖然弟弟不是一般人眼裡容易搞定的孩子,讓我花費較多的心力,但我從來都認為,姐弟兩個都一樣好,他們只是不一樣而已。每一個孩子身上的特質,只要得到適當的幫助與支持,都能讓他們在未來變成一顆閃耀的星星。   孩子慢慢來,父母也慢慢來     每一個孩子都不一樣,面對每一個孩子,父母都會有不一樣的功課要學習。而如果你剛好遇上困難型或需求較多的孩子,請記得,不是你做得不好,或者你做錯了什麼。我們跟孩子一樣都是新手,他幾歲,我們的父母年齡就幾歲。​​​​     龍應台女士的《孩子,你慢慢來》一書中,有這麼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清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願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紮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      而我認為親子關係是雙向的,孩子對於父母一樣有著愛與包容,我相信純真的孩子們是這麼想的,「我願意等上一整個童年,讓你慢慢的學習如何照顧我教育我,用那雙辛苦的手。爸爸媽媽,你慢慢來,慢慢來。」     作者介紹:   潘芷琳Jocelyn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育領導碩士   AMI國際蒙特梭利3-6歲認證教師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家長講師   粉專: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保留一點給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空間吧!

保留一點給孩子自己探索世界的空間吧!   文/欖仁媽媽 Samantha   暑假即將告一段落,身邊的小孩(主要是家長)們陸陸續續地也正在準備開學了。   猶記初為人母時,幫小孩取好姓名,跑公所報戶口、申請津貼、打疫苗,各種社會上看起來很自然,卻又沒經歷過的事情迎面而來。每隔一陣子就時不時得注意,並按照社會的規範前進。   因為工作的關係,大女兒妞妞四個月大時我送她去了家樓下的托嬰中心,開始以家長身分填寫各種托育契約、或是各種替另一個生命體做決定的文件。每一次的簽名都充滿一種奇妙的感覺,有種「我真的可以替她負責嗎?」的心情,同時又會浮現「不是我還有誰能呢?」的念頭。      隨著妞升上幼兒園,我那種簽名的青澀手感已經漸漸褪去,大概也終於不是菜鳥媽咪了。   開始知道學校課程的用品可以在哪裡買到(有時候臨時在聯絡本上看到扯鈴跟呼拉圈真的會先愣兩分鐘)、戶外教學帶什麼午餐比較方便吃、同學想分享點心時,該怎麼和自己的孩子約定,還有遇到不同老師,甚至是同學家長的應對方式。仔細想想,其實在準備收心、開學,還有迎接各種變化的,不只是孩子,對家長也是。甚至孩子的適應力遠大於我們自己!   好友W的孩子今夏第一次要就讀幼兒園中班,四歲的她是第一次上學。過去幾年的時光每天都是和媽媽一起上各種共學課、參加教會活動、和家人相處,建立了很多寶貴的家庭凝聚力。也因為W的安排及陪伴,身邊不缺乏玩伴,孩子的規矩與生活常規也建立得不錯,對於今年終於要開始正式進入教育體系,單純的孩子是充滿期待的。「學校會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老師可以帶你們畫畫踢球跳舞」爸媽也不斷的給予孩子這樣的引導。就在上學前夕,W一邊把精緻的姓名貼一一貼齊到孩子的小碗、棉被袋、各式私人物品上時,忍不住眼眶泛紅地說:「哇妳要和媽媽分開去上學了耶」。原本在一旁玩玩具,準備要就寢、隔天首次入學的孩子,聽到媽媽的話突然一個不安,「為什麼要分開?媽媽為什麼在哭?」還好爸爸即時理性介入,解釋其實幼兒園就在家旁邊,沒有要分開,W也趕快改口表示自己口誤,才避免了孩子對開學的恐慌。   大女兒妞妞是去年開始就讀幼兒園,開學前有一場線上的親師座談,稍微了解老師以及學校課程與風格,在那之前也因為家住得近,時常經過就有印象。八月份就入學,是給老師、學生、家長三方一個溫柔的緩衝時光。在這段時間,家長也要適應在上班以前順利送小孩上學的節奏、孩子一整天在校可能突發事件時的聯繫方式、下課後的親師溝通,有些或許還有回家的功課練習(比方說練習洗碗、填寫共讀的書名回報給學校等等)。去年剛好我們家正在養獨角仙,妞妞一直和我說希望可以帶去和同學們分享。我和老師詢問後,校方同意讓我們把獨角仙帶去,並介紹昆蟲的生態與飼養流程,還帶了宮西達也和獨角仙有關的繪本輔助介紹。隔幾天接孩子放學,剛好就遇到同學家長前來詢問與致意,原來,因為他們的孩子也是第一次上學,平常比較內向的他偶爾會感到不安,但特別喜歡昆蟲的小男孩,那天在學校看到了妞帶去的獨角仙,從此開啟了對上學的樂趣與期待、還有跟其他孩子的鏈接。   我每天都是走路接送孩子上下課,除了牽手經過公園可以觀察自然生態,更在每天的路程建立她與新舊環境的連結,這也是我們培養感情的方式之一。上學的路上,我們會談論今天可能要上的課、遇到的人、點心可能會吃什麼; 放學的路上,我們會聊和同學的互動、老師的課程、對生活的感受。   我們家附近算是完整的住宅區,從托嬰、幼兒園,乃至高中都有。透過每天散步上下學,孩子也習慣看到背著書包前往各種不同學校的學生們,及早開始對未來可能發生的事件有所預期。當平時通暢的溝通模式已建立,剩下的就要放心、放手,交給孩子和老師了。   上學後的孩子,從穿衣、吃飯、如廁、好好坐著、午睡,幾乎每件最小的生活方式都要改變。我們這一輩的家長,資訊量不嫌少,交流群、講座、教養文章,從有了孩子那刻開始充斥生活。不過太多的輸入,要是沒有花時間沉澱,很容易成為負擔。也常常聽到老師們分享,許多時候,孩子都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反倒是家長還沒習慣。這年頭資訊取得容易,教育業也常常一個不慎,和服務業混淆,有的時候家長也要練習拿捏親師的溝通時間與方法,適度的放手讓孩子自己探索校園、結交自己氣味相投的小夥伴、有時候出一點小包,再從錯誤中學習,這樣的過程不但讓孩子獨立、還給老師合宜的教學空間、也讓家長從教養中自由。   育兒的路,從來都不是一蹴可幾。我們可以做的就是多花點時間,好好正視孩子殷切的眼神,聽他說很多很多的話,在他們分享校園生活時,把他們當作自己的平輩、朋友,在跳躍的話題中產生興趣,並鼓勵他們完整與詳實的表達。如此一來,孩子會生出信心的。這樣的信心在他們的內在盛開成花,幫助他們在未來許許多多我們不能同在之處,不停地拓展空間,讓他們持續生長、探索出我們也未能及的世界。   作者介紹 欖仁媽媽/ Samantha 一個在科技公司擔任國外業務經理十餘年,為愛將職業跑道與語言,轉譯為兒童文學的地方二寶媽。 關於欖仁媽媽的原創Podcast節目,歡迎點此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limamaschool/platforms

炎炎夏日和孩子一起玩得開心

炎炎夏日和孩子一起玩得開心 文/欖仁媽媽 Samantha 全球暖化嚴重,今年的夏天更是異常難熬。 六月底的時候,我們一家四口確診,硬生生悶了近兩週。   把所有能再讀一遍的書、桌遊、剪貼本摸了數遍,家裡存貨的食玩模型玩完,跳了Just Dance、泡澡玩水、還讓小孩跟著又在廚房煎了幾次鬆餅、甚至追了數集影音串流的卡通及親子電影。這兩年因為疫情,加上二寶甫出世,總覺得已經好久好久沒有出門伸展筋骨了。想想,雖然沒有無敵星星,防護措施做好,孩子的童年這麼短暫,怎麼可以不一起玩個痛快呢!        因為過去的工作是國外業務,我習慣在海外旅遊,也拜這場疫情所賜,近年靠環島、露營、登山、潛水,對我們所住的島嶼有更深的認識與了解,更希望孩子們可以透過每一次的國內旅遊,對自己所住的地方有更多文化與感情的連結。我們暑假的第一趟旅遊,就是出發前往台南。   三天的台南旅行,其實並沒有預排太多規劃,只是想從日常的緊湊行程當中放個假、流點汗、散個步。第一天我們南下先抵達七股,造訪了過去曾是全台最大曬鹽場的七股鹽山。大女兒妞妞對腳下雪白的山感到新奇,聽說是鹽巴還詫異地想蹲下來嚐嚐看,後來讓她在鹽山旁品嚐了鹹冰棒,鹹甜鹹甜的體驗相當特別。接著我們去了漁光島,希望能看到夕陽。漁光島近幾年大概是因為文創類活動變多,旅遊資訊與攤販也變多了。我們將車停在橋下,慢慢散步過去。靠近海水處的沙灘平滑、細緻,環境也維持得不錯,我們不敢走近,只停留在海浪能蔓延處,在那邊玩沙跟讓孩子踏到一點浪。小女兒莯莯對沙灘還很陌生,腳踩下去表情相當震撼,向來不排斥「髒養」的我索性讓她自由探索,衣服再換就好了,這樣特殊觸感的初體驗,讓向來愛哭鬧的莯露出燦爛的笑容,我們竟在這吹海風、看夕陽玩了兩個多小時,才依依不捨地前往飯店。   第二天一早,愛搜集國家公園的我,首次去了台江國家公園。這邊最有名的玩法,就是搭乘竹筏遊河30分鐘,穿越綠色隧道。兩側是豐富的紅樹林,還能看到一大堆招潮蟹,導覽員會一一介紹水道上的生態及歷史,妞妞很興奮每一次發現的螃蟹,也因為時不時要躲避長得茂密的海茄苳樹,必須躲來閃去,小朋友們玩得不亦樂乎,孩子只要父母願意陪伴,再小的樂趣也是閃著光芒。   午後實在太熱,我們決定不要浪費飯店的設施,好好享受露天游泳池。四歲半的妞第一次用泳圈輔助,還是嬰兒的莯也開心的泡在涼爽的水池裡,夏天對孩子來說,就是要盡情的曬黑和玩水!嬰兒在水池中耗電耗相當快,趁著她在嬰兒車上睡得安穩,不安於室的媽媽決定到中西區覓食、散步。赤崁樓周遭美食相當多,關於台南美好的牛肉湯、魚皮粥、鱔魚意麵、棺材板、冰果室、蝦捲,本文恕難詳述,但從來不會讓我們在肚子餓的任何時光失望。吃飽後進去古蹟走走看看當年荷蘭人所建的城堡,以及後來的漢人興建的廟宇。   年輕的時候來台南,總會流連海安路、神農街,或許是和朋友的路邊熱炒小聚,又或是文青咖啡廳的甜點與拍照,難得真的開始逛起了古蹟,體會那樣的寧靜以及悠遠的歷史,果然是一種歲月的象徵啊(嘆)。由於赤崁樓帶給我和先生一些共鳴,第三天我們就順水推舟的拜訪了安平古堡。那一帶連接著德商東興洋行、一路可步行到古堡,沿著磚牆走,還能抵達書法家朱玖瑩故居、德記洋行、接著拐彎後有安平樹屋的常設展,以及終於可以歇腿的樹屋咖啡廳。   這段散步也發生了一些小插曲,安平古堡外有復古的抽芋冰,愛玩又愛吃冰的我們當然不會錯過。妞也大方分享給妹妹,兩人吃得不亦樂乎。後來她決定要保留最後的甜筒部分,計畫走到安平樹屋繼續享用。我想她心裡或許建構了一個畫面,關於在某個地方做某件事幸福感會更高。   於是她沿路就把甜筒內融化的冰淇淋慢慢吸光、小心翼翼不要讓手變髒,沿著圍牆往樹屋方向移動。結果就在抵達樹屋前,一個不小心甜筒的餅乾掉了。詫異的她立刻崩潰、喃喃自語的哭著:   「我明明有小心拿好!」   「為什麼它還是掉了!」   「我原本想要在樹屋把它吃完的!」   一方面理解她的崩潰,但真的是太曬太熱了,我們安慰了她一陣,也讓她多哭了一下。為了讓她冷靜,還先進了朱玖瑩故居看看書法作品,卻仍然無法讓已經被曬了好一陣子、沿途沒有推車可以坐,又累到進入非理性模式的她開心起來。最後抵達樹屋咖啡,她安靜的繼續流淚,全家人也在古堡曬了一個多小時,大家都需要喝點涼的充電。我剛好點到最後一支冰淇淋,妞才終於破涕為笑,完成了在樹屋吃甜筒餅乾的計畫。   原本我在想或許過了就算了,這兩天帶兩個孩子出遊的確比較容易心累。結果妞主動在先生去開車過來接的時候,提了這件事。她覺得我這兩天在台南的口氣很不耐煩,於是我向她說明關於天氣熱、如果小孩鬧,耐心就容易被用完的事情。   結果妞就開始跟我分析:   「那妳可以先溫柔的問我願不願意先停一下啊!」   我說如果這樣妳就會停下來嗎?   她說:   「其實妳這時候只要說《咒語》就好啦!」   對耶,我都忘記了,前陣子妞跟我約定過,要是我突然生她氣、或是她在鬧鬧,我們可以說出《咒語》。對方必須無條件停下來,並且抱抱和好。當時為了設計這個《咒語》,我們還想了各種《霹靂巴拉碰》之類的話。但我後來覺得,要是真的在吵架,可能拉不下臉說出霹靂巴拉碰這種字。於是我們約定咒語就是《咒語》。糊塗的媽媽今天怎麼就忘了呢?還好小孩立刻教了我一課,也很開心她在情緒過後會主動想出解決方案。   一家人出來旅遊,往往除了景色與行程,還多了更多相處與互動的機會。這跟日常相處相比,多了很多不同的生活刺激,也會更強化彼此的關係。而回家之後,我也針對這次造訪的古蹟,做了一點功課,做成了一集越在地越國際的Podcast故事。放慢速度之後發現,雖然只是去了一個週末的旅行,但透過整理故事,可以讓這樣的感動延續很久,如此一來旅行真的是蠻划算的。   作者介紹 欖仁媽媽/ Samantha 一個在科技公司擔任國外業務經理十餘年,為愛將職業跑道與語言,轉譯為兒童文學的地方二寶媽。 本次旅遊後,欖仁媽媽製作了一集原創故事《沒有公主的城堡》 關於欖仁媽媽的原創Podcast節目,歡迎點此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user/olimamaschool/platforms

唉,大家到底在急什麼呀?

唉,大家到底在急什麼呀? 文/王文華老師 真的,連老師也討厭教作文   我還沒走上寫作這條路,也還不是正式老師那幾年,我教作文。   對象是小學階段的孩子,人數大概有一百位。   我做過調查,一百個孩子裡頭,大概有九十位是被逼來的,另外九位根本沒在聽。   可想而知,每當作文課的時候,我的學生多半都是愁眉苦臉的來,甚至還有新生是進了教室,臉上帶著抗拒的淚痕。   孩子們不知道,站在講台上那個賣力搞笑,不停吹噓寫作有多簡單的文華老師,其實每當要來上作文課的日子有多痛苦。   真的很痛苦,古人說文無定法,意思是寫文章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固定的課本,我要很認真備課,然後對一百個孩子上課。   最後他們寫出來的作品,基。本。上。都。一。樣。   如果你有空,連改一百篇內容差不多的作文,你會跟我一樣,噁心到想對著馬桶吐。   那時的作文課排在週二和週四,我會長時間焦慮,上台討厭看孩子抗拒,回家不想面對如山高的作文簿,只有等到週五改完一百本簿子,我才⋯⋯開始焦慮下週又要過一樣的日子。   我唯一能安慰自己的是—有個笑咪咪的小女孩,她喜歡上我的課,每次的文章都會讓我大為驚嘆,她想的寫的總是那麼與眾不同。   那一百本作文,我總把她的留到最後批閱。   她的作文,像是犒賞一個可憐作文老師的巧克力蛋糕,可以撫慰我整週的心情。   「妳為什麼會這樣想?」我有一天實在忍不住問了。   「就靜下心來,多想一想啊。」她答得是那麼自然。   仔細觀察她的寫作模式,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當我講解完寫作要領,每個孩子都「假裝」是胸有成竹的樣子,振筆疾書,她總是歪著頭,想了大概一世紀那麼久(其實也只有十分鐘左右),在白紙上塗塗畫畫一番,然後她就開始寫了。   一提筆就寫的孩子,很快就在第二段卡關了。   只有她,寫著寫著,越寫越開心,越寫越順暢⋯⋯   其實只要十分鐘   那時我也開始接點報紙、出版社的稿子了,我回想自己的寫作模式:報社有個主題,例如談萬聖節,談集郵的好處⋯⋯,我接了命令,如果馬上就寫,當然也行,但通常寫出來都不太好,了不起是篇普通至極的文章。   但如果我放在心上,不急著寫,照常過日子,偶爾想到那篇稿子,嗯,或許翻書突然跳出一個好句子,或許看電視瞄到一個好畫面,偶爾靈光一閃,有個好點子,然後再一個好點子再一個好點子,最後把它們整理起來,往往能寫出一篇很棒的作品。   這就是後來我教我學生的方法:先不要寫,要好好想。   小朋友寫作,不管是比賽,還是考試作文,時間通常只有兩節課,大概是九十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當然不可能像我一樣,看書、看電視等靈感來。   但是,如果你仔細看看你的同學,是不是大多數的人,一接到題目,就急不可耐的開始寫,然後寫不到幾行,就不知道該寫什麼了?   真的,絕大多數的人都是這樣。   造成的結果就是—文章內容都像老師教的,所以千篇一律,最後有志一同的說:「我最討厭寫作文。」   有一年我帶學生參加縣內的作文比賽,行前千交代萬交代:「就照平常的作法,先想再寫,別急。」   出征的兩個小徒兒是第一次參賽,不到三十分鐘就跟著大部份的人交卷了,兩個人都寫不到三百個字。我問:「為什麼那麼急?」   「因為旁邊的人都在寫了啊⋯⋯」他們委屈的說。   真的不要急,你有九十分鐘可以應用它。   如果你願意冷靜下來,先花個十到十五分鐘,從老師給的題目去做聯想,比如題目是〈暑假最有趣的一件事〉—乍看這題目,很多小朋友立刻就寫暑假去哪裡玩,因為去玩也沒仔細玩(多半都在滑手機吧),所以寫完流水帳式的遊樂器材後,就寫不下去了。   願意花個十分鐘來想的孩子,或許會想到〈最有趣的一件事〉:去玩是有趣的,吃東西也很趣啊,游泳、陪媽媽買菜、跟奶奶去進香⋯⋯,多想一下,從回憶裡去蒐集,相信你覺得暑假有趣的事,不會只有遊樂區而已,而且,想出來的點子,也會比別人更深入,體會更深刻,然後你還有時間好好安排段落,想想怎麼結尾,如何寫出不一樣的好文章。   只是花個十來分鐘去想,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我都想不到怎麼辦?   「可是每次老師讓我想,我都想不到,怎麼辦?」   一定也會有很多小朋友這麼說。   放心,你可以從現在開始,沒錯哦,就從你讀完這篇文章後,準備一本小筆記本,把你每天最值得記的事寫下來。   小筆記本,可以放口袋那種,最好是空白的,不要有格子,方便你寫寫畫畫。   別急,不是讓你寫日記,只是讓你記住值得記的事。   比如看完這篇文䓬,你記住了:寫作文前要想十到十五分鐘---那就把這句關鍵的話記下來。   比如看了文華老師寫的《可能小學之愛地球任務》,裡頭有句話很精采,抄下來。   又比如晚上媽媽煮了紅酒燉牛肉,牛肉真是又軟又香,入口即化,寫下來。   遇到文字無法形容出來的事,你可以用畫的,甚至跟爸媽借手機照下來,列印出來。   有些時候,加點紀念品會幫你更記住它,所以,你當然可以把車票、門票⋯⋯貼進去。   它將成為你獨一無二的點子簿,往後,不管你們老師出什麼題目,你隨時都能從點子簿裡找到幾件事放進文章裡。   點子簿要時常翻閱,更新。   慢慢的,它們會留在你心裡,最後你就會在大腦裡形成一個靈感庫,想要的時候,隨手一抓就有,再配上剛剛教你的,寫作之前,想十到十五分鐘。   千萬別被你身邊那群冒進的同學給嚇到,你如果不相信,下回老師再出作文,你可以觀察一下,是不是立刻動筆寫的,通常都很快就交卷,然後其實也沒寫多少字。   急著寫,又不能馬上出去玩,唉,大家到底在急什麼呀? 編按:教養也跟寫作一樣,保留空間及彈性,慢慢來,孩子會在不知不覺中,有出乎意料的進步。 作者介紹:王文華老師 教了三十一年的書,教過很多孩子;寫了三十一年的書,也寫了很多書;覺得人一生能把一件事做好就很了不起,故下定決心專心創作。作品曾獲金鼎獎、九歌兒童文學獎、國語日報牧笛獎等獎項。 https://www.facebook.com/fest555

太早說會流產?拿剪刀會傷到胎兒?臍帶繞頸心驚驚?孕期迷思ㄧ次破解

(示意圖) 太早說會流產?拿剪刀會傷到胎兒?臍帶繞頸心驚驚?孕期迷思ㄧ次破解 文/烏烏醫生   受精卵、胚胎、胎兒、新生兒,生命的起源是如此奧秘。流產、胎兒異常、胎死腹中,懷孕的過程充滿許多未知的變化,不是線性且理所當然的過程,存在著許多醫學至今不能解釋的謎題,也因此衍生出許多孕期迷思,令人憤慨的是,這些迷思總是將箭靶對準孕婦的心。     當女性懷孕後,馬上會被告誡:「千萬別太早公布,免得惹得胎神嫉妒不悅,增加流產風險。」我第一次聽到這個迷思,很想直接反駁,神不都是無私大愛嗎?哪有可能那麼小氣!其實懷孕三個月內流產機率高達20%,主要原因是胚胎本身不健康、自然萎縮,和是否公布懷孕、孕婦的食衣住行都無關。也就是說,會不會流產,並不是產婦、醫師所能決定。       不過也有人說,三個月內不能說的迷思也是有點道理,畢竟流產機率這麼高,公布後萬一有突發狀況,還得和大家解釋,乾脆晚一點再說。 我認為這個說法確實合情理,只不過這也真切地反映出流產女性的雙重痛苦,一方面得承受負面情緒,二方面還要提起勇氣,說明流產不是自己的錯。     懷孕到底有沒有最佳公布時間? 當然還是孕婦說了算,有些人不愛被管東管西,怕長輩不准運動、飲食被限制,或是嫌肚子小,就直接拖到懷孕中期,肚子藏不住了,自然而然公佈懷孕。但我也遇過,有些人剛驗到懷孕,就興奮拍照,馬上在網路社群分享喜悅。大家只要記得,驗到兩條線後,本來就存在很多變數。不論結果如何,孕婦都不該被怪罪。     順帶一提,其他懷孕禁忌例如被嚇到、拍肩膀會動胎氣流產、不能運動,要盡量休息,也都是因早期流產率很高而衍生出來的說法,其實毫無科學根據。     隨著肚子越來越大,拿剪刀、搬家、剪髮,在家裡敲敲打打改變佈置,只要旁人主觀認定很危險的事,孕婦就會被警告「以後小孩以後怎樣,怎麼辦!」       這樣的說法離譜到無法用現代醫學去解釋,而且荒謬的迷思其實隱藏著對孕婦的巨大枷鎖。仿佛新生兒有任何狀況 孕婦就都得負全責,但明明健康就受到雙方基因與環境所影響!     更何況胎兒是獨立生長的個體,人體構造複雜在發育過程,本來就可能長得不一樣,大部分的先天疾病,例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小耳症、多指等,都找不出原因,只能說是機率問題。      隨著高層次超音波篩檢普及,越來越多疾病,可以在產前診斷出來,我也想要提醒,若遇到胎兒被診斷唇腭裂或其他疾病,考慮是否繼續懷孕時。切記先評估自己的狀況,例如家庭支持與否、經濟狀況等。無論生與不生,都不需要對自己的決定內疚。畢竟不管是讓孩子接受手術,復健,或是選擇引產,雖然醫師、健保、羅慧夫基金會都能提供實質協助,但最後最辛苦的總是照顧孩子一路成長的父母。     另外,很多人認定臍帶繞頸很危險,一提到繞頸,直覺會聯想到胎兒被掐住脖子無法呼吸,膚色呈現紫黑色的驚悚畫面,因此孕婦的姿勢要非常注意,以免導致胎死腹中。其實臍帶是連結胎兒和胎盤的一個條狀組織,之所以會繞頸通常是胎兒在懷孕早期游來游去剛好繞到的,和孕婦做任何事無關,也無法預防。     孕婦也不用太焦慮,因為寶寶在肚子裡並不是靠脖子呼吸。充滿羊水的子宮是沒有氧氣的密閉空間,胎兒的肺部也還沒發育成熟,寶寶成長發育所需要的氧氣、代謝出的二氧化碳都是由臍帶輸送。所以臍帶是否有繞到脖子一點也不影響寶寶的供氧量,只要臍帶血流暢通,胎兒並不會窒息。     寶寶在子宮內唯一的玩具和朋友就是臍帶,臍帶不僅有三條血管,外面還有滑溜的膠質組織保護,並非大家想像中的那麼脆弱,很多研究都顯示,臍帶繞頸並不會導致胎兒胎死腹中,所以被診斷出胎兒臍繞頸不需要「特別」注意什麼,更不用因此就選擇剖腹生產。     而且自然產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胎兒都是在臍帶繞頸或五花大綁的情況下出生。出生後,醫師會慢慢將纏繞在脖子上的臍帶解開,觀察新生兒最重要呼吸、四肢張力、膚色。有沒有繞頸、繞幾圈不太重要,也不影響新生兒後續的健康與發育。     要確定胎兒健康狀況,最簡便的方式就是24週以後,孕婦每日觀察胎動是否活躍。再來則是產檢時醫師藉由超音波評估胎兒生長曲線、羊水量、臍帶血流阻力評估胎盤功能,胎兒監視器偵測胎心音正常活潑,這些都比臍帶有沒有繞頸、孕婦有沒有觸犯禁忌更精準。並且記得,無論多麼小心防範,也無法避免所有胎死腹中的狀況,仍有極少數的寶寶尚未出生,心跳就停止,這是目前現代醫學仍無法處理的範圍,所以我們能做的、也應該做的,就是不菸不酒、定期產檢,增進正確的生產知識,就是對胎兒最佳照顧。     作者介紹:烏烏醫生 一個長的像運動員的婦產科醫師,陶醉於新生兒爽朗的哭聲,被胎兒3D的臉龐療癒 熱愛重訓跑步,偶爾做做健康大於美味的餐點,懷抱著無限夢想,努力前進著 https://www.facebook.com/Dr.WuWu/

化孩子的負面情緒,為珍貴的情緒親子課

化孩子的負面情緒,為珍貴的情緒親子課   難過、傷心、生氣、失望這些負面情緒,跟高興、快樂、愉悅、滿足這些正面情緒,是一樣重要的。在心理學裡,情緒甚至沒有正、負面之分,只有不同種類的情緒,並且有它存在的意義。舉例來說,當我們遇到危險,會感到害怕,於是我們就會逃走,來保護自己的安全; 當我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會感到生氣,於是我們做出一些行動,來捍衛自己。所有種類的情緒,都有他的正面的意義。   人類的大腦有個部位叫前額葉,是負責掌管理性、合作、邏輯思考的地方,當我們的負面情緒高漲,前額葉就會暫時當機,轉而被杏仁核所劫持,杏仁核掌管情緒的中心,在關鍵時刻使我們產生應急反應-反擊(fight)、逃跑(flight)、凍住(freeze),這時候的反應是中樞反射的、關乎生存的本能,不是經過縝密思考的。這就是為什麼,在負面情緒高漲時,我們很容易就做出失控的舉動,包含肢體和語言的失控。   當人類出現憤怒的情緒時,大約6秒過後,憤怒的化學物質就會降低,前額葉就會慢慢恢復運作,能夠理性的思考。而大腦前額葉的發展,要到25歲才成熟,所以年幼的孩子無法控制情緒、容易情緒失控、歇斯底里、出現不當行為,都是因為大腦尚未發育完成啊。因此透過了解腦科學,能夠幫助我們降低對孩子過高的期待,找到適當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負面情緒。 界線的訂定   情緒教養從平時就開始,我們要讓孩子知道,表達情緒、抒發情緒是可以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抒發情緒時,有些事情是可以做的,有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而最重要的基本原則為,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與不傷害環境。年幼的孩子,並不知道怎麼表達與抒發情緒才是合乎界線的,或者即使知道,也因為控制能力不成熟而做不到,我們除了提供適當的抒發管道與方法,還要加上給予孩子機會練習和耐心的陪伴。   我們家有一盒「生氣玩具」,裡面有音樂盒、觸感球、塗鴉本、滅鼠先鋒。我跟孩子達成共識,當生氣的時候,可以去使用任何一樣來抒發自己的心情。或者,很想大聲叫的時候,就到房間、廁所裡關上門,好好的叫幾聲(孩子自己選擇去,而非被強迫)。每個家庭適用的方法不一樣,可以和孩子一起想想看,有那些方法可以幫助他感覺好一些,讓孩子參與討論,能夠提升孩子使用的意願。 接納、同理   當孩子負面情緒出現,我們的第一步,絕對不是講道理、論對錯,因為這時候負責理性思考的「前額葉」暫時無法作用,不管我們講了什麼,孩子都很難聽進去。我們首先要做的是,幫助孩子冷靜下來,接納與同理孩子的感受,是我們的第一步。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就感到安心,當孩子感受到被同理,就能讓孩子與我們產生連結,一旦產生連結,就有助於情緒的緩和。 事件處理   當孩子的情緒冷靜下來之後,我們再開始跟孩子討論事件本身,這個時候前額葉已經恢復運作,開始能聽得進我們說的話。邀請孩子一起思考,下次要是遇到同樣的情況,還可以怎麼做?有什麼更好的方法?但是要注意,面對越小的孩子,我們的言語越要清楚、簡單、明暸,長篇大論並沒有用,還可能適得其反。      接下來,與您分享一個真實案例。(弟弟2歲,姊姊4歲)   有一次弟弟看見姊姊的仙女棒,覺得很好奇,就拿起來看一看,姊姊一看到仙女棒在弟弟手上,就立刻大聲說到:「不要拿!那是我的!」,弟弟還是繼續拿在手上,姊姊伸手過去推倒弟弟,搶過仙女棒並大叫:「還給我!!!」,弟弟嚇了一大跳,又伸手搶回來,然後把仙女棒直接折斷丟在地上,姊姊開始崩潰大哭。 (我先過去抱住姊姊)   我:「妳的仙女棒被弟弟折斷了,好傷心好傷心對嗎?」(接納)   姊姊:「對!哇~~~哇~~~~~」   我:「媽媽知道妳好難過,媽媽在這裡陪著妳喔~」(同理)   姊姊:「我太難過了!哇~~~~~」   我:「我跟妳說一個故事,我小時候,有一次我的妹妹,也就是妳的阿姨,她拿我的彩虹筆去玩,然後不小心把它弄壞了,我也好難過、好難過喔!覺得她怎麼那麼調皮,要把我的彩虹筆弄壞。」(同理)   姊姊:「所以阿姨也搗蛋了嗎?為什麼阿姨要這樣做?」(因為產生連結,哭聲漸漸緩和)   我:「因為那時候她還很小,覺得我的彩虹筆很有趣,就想要拿來看看,結果就不小心弄壞了,她其實不是故意的」   姊姊:「那為什麼弟弟要壞,把我的仙女棒折斷?」   我:「嗯~我覺得弟弟一開始並沒有想要折斷,他可能對妳的仙女棒感到好奇,想要摸摸看。但是當妳對他大叫的時候,他嚇一跳,也生氣了,就把仙女棒折斷了」   姊姊:「可是,那是我的仙女棒,我不想借他拿啊~」   我:「那妳覺得怎麼做,弟弟不會嚇一跳而折斷仙女棒,又能把仙女棒要回來呢?」(事件處理)   姊姊:「嗯~我可以先去捏捏枕頭,讓自己不生氣了,再跟弟弟好好的說,請他還給我,他就不會嚇一跳。還有!我也可以請媽媽幫忙!」   我:「我覺得這兩個方法都不錯!如果下次遇到類似的情況,妳願意這樣試試看嗎?」   姊姊:「好!可是,我的仙女棒斷掉了,那是牙醫送給我的牙齒形狀仙女棒,怎麼辦?」   我:「我們明天試試看把它黏回去,媽媽會找找看有沒有合適的膠水」   姊姊:「好!」(處理完畢)   (處理完姊姊的情緒之後,接著去找弟弟)   我:「你想要看看姊姊的仙女棒,你覺得很好玩?」(同理)   (弟弟點頭)   我:「剛才姊姊生氣推你,搶回仙女棒,所以你也生氣,然後就折斷它了?」   (弟弟又點點頭)   我:「這是姊姊的東西,你折斷了她很難過。下次如果你拿了姊姊的東西,姊姊想要拿回去,你就要還給姊姊喔!因為那是屬於她的東西」(正向語言、陳述事實)   在這個案例中,我們能看到同理與接納的力量,有時候甚至只需要一個擁抱,孩子就能感受到被同理,建立起彼此之間的連結,讓孩子冷靜下來。在文章前面提到,前額葉到25歲才會發展成熟,所以我們不能期待只要練習幾次,孩子就有辦法做到跟大人一樣。每一次的負面情緒,都是孩子學習成長的機會,透過耐心的陪伴與引導,將孩子的負面情緒,化做一堂又一堂親子情緒課。 作者介紹: 潘芷琳Jocelyn 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教育領導碩士 AMI國際蒙特梭利3-6歲認證教師 美國正向教養協會家長講師 粉專:蒙特梭利媽媽在北加

【社工故事】從電話嚮起那刻,服務就開始.....

那天,辦公室的電話響起,電話那頭是一名女生的聲音,一邊啜泣一邊說著:「不好意思,我昨天產檢,有可能是唇顎裂的孩子。」 我說:「哭泣不用不好意思,有唇顎裂的孩子也不用不好意思。」 她哭的更厲害,因哭泣導致的抽噎,聲音斷斷續續地著說:「謝…謝…謝謝…我們能到你們…辦公室…討論嗎?」 會談中,妳沉默了五秒,突然哭了起來,你說:「成為一個母親,好累。擔心的事好多。我也在猶豫肚子裡的寶寶要不要生下?若生下他,我會責怪自己,讓他一出生就受苦;若將他拿掉,我又覺得自己殘忍與不捨。我怕我不是一個好媽媽,我怕我沒有將孩子照顧好。」 會談室裡,充斥著妳的啜泣聲,你卸下了武裝,好好宣洩這份疲憊與擔憂。     我看著妳,跟妳說:「當妳有這些擔憂時,妳已經足夠是個好母親了。一個孩子,當剪掉臍帶的那一剎那,他就是獨立的個體,需要靠自己學習如何呼吸、如何吸吮牛奶,未來他慢慢學習走路。這些,都是我們沒有辦法代替他做的;基金會的喘息服務、相關補助與活動;醫院的專業醫療等等,讓孩子好好成長,協助他修補身心。」 看到妳稍微停下眼淚,我接著說:「謝謝妳願意信任我,跟我說這些壓力,妳不會是一個人面對這個孩子,但決定權仍然在於妳與先生,因為我知道,這不容易,成為母親,生養一個孩子,本來就不輕鬆啊,辛苦妳了!」 會談結束後,妳說:「能給我一個擁抱嗎?」 我說:「可以的。」 這個擁抱給了你溫柔支持的力量。 也給我了我無比的信心及肯定。 這些年,我所看到的家庭…..形形色色   我會遇到,為了帶一歲的孩子而沒辦法工作的媽媽, 跟著兇巴巴卻不去工作的爸爸,選擇在各個不同社福單位中尋找資源。   我會看到,爸爸做著微薄薪水的藍領工作, 仍要請假帶小孩回診,也要帶妻子去看精神科。   我會看到,父母各自發展了自己的人生, 卻沒有把孩子放在自己的生活裡,讓又老又病的奶奶苦苦撐起一個家。   在服務的過程中,很多人稱為我「志工」,事實上「社工」與「志工」大大不同呢!「志工」為不求回報、不支薪、純粹貢獻社會的人,不需要就讀相關科系,沒有門檻。而社工需要相關科系,是須接受社會工作知識的傳授及教育訓練、整合社會資源,以及考取社工師證照等等。希望大家能夠理解這些事情不要把社工跟志工混為一談。 多年後我是不是就能夠真正去實踐我對於這份工作的認同?我也許可以想像自己在好幾年後,想起我服務過的這些家庭,大聲地說出:「社工是一份專業,也是一種藝術」。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