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Don’t tag me」 四格漫畫得獎公告,一起用畫筆為愛除標
第一屆「Don’t tag me」四格漫畫頒獎典禮」記者會已於10/22(日)下午2:30舉行,邀請來自全國各地參與本次徵件活動入圍者及其親友共同參與,頒獎典禮現場公佈得獎者名單,並展示所有入圍者的原創作品。
本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雖不斷透過大眾教育的方式讓社會大眾認識唇顎裂等先天顱顏缺陷患者的處境與醫療現況,但社會既存的偏見與歧視仍然時有所聞,所服務的個案更經常反應從小到大經常被貼上負面的標籤,因此為讓一般民眾更加同理顱顏患者的處境,並呼應本會今年所倡議的「Don't tag me! 不貼負面標籤」議題,特以「Don't tag me」為主題,向13歲以上的全國民眾徵圖,期待不論是因為外表、性別、職業、種族、學業成績等因素,都能夠相互同理與尊重。
在6/1~7/31徵件期間,獲得熱烈迴響,共獲得青少年組333件及社會組117件,共450件作品的投稿參賽。每位參賽者對這個議題均有不同的詮釋,因此內容豐富精彩,從題材的多元、畫風的多樣性及作品的創意展現上都有許多表現不俗的上乘佳作,令本屆評審--台灣動漫畫推廣協會理事長蘇微希老師、蓋亞文化李亞倫總監,及乾坤一擊創意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Jo-Jo老師等人大為驚嘆這世代年輕人的才華與創意!
題材多元,議題關注深入
在本次的徵件活動中,創作者不論是取材自日常生活或是社會議題,都能夠用四格漫畫的特性做很好的發揮,探討的題材廣泛多元;有從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探討性別偏見與性別歧視,敍事方式從職業、食量、外貌等標籤著手。亦有作品討論因為種族、外貌、職業或顱顏疾病而被貼上負面標籤,以及近日常看到的正義魔人對博愛座隱性需求者霸凌的新聞,及常發生在校園內被排擠孤立、散播謠言等事件。基金會亦從多件投稿創作作品中,觀察到現今青少年背負沉重的學業壓力,有成績好的學生因為被貼上「好成績=完美」的標籤而感到窒息,也有學生因為學業成績差而受到排擠,顯見漫畫創作亦是這些學子在高壓學習環境下的情緒宣洩出口。
畫風多樣,技法表現具特色
四格漫畫除了用簡單圖像把故事說清楚外,不同的繪畫風格不僅可以使作品具可看性,並強化作品的特色,加深對作品的印象,本次參賽者有許多就讀美術相關背景或專業設計師投件參與,不論是用電腦繪圖或是手繪,在畫技、色彩應用上均相當專業,從高彩度的強烈視覺到風格清新的淡彩水墨、簡單俐落的單色線條表現、應用攝影景深概念,創造前後層次分明等效果,讓作品更具立體性等多樣的表現技法,從這些作品亦看到台灣的藝術創作人才的潛力不容小覷。
跳脫框架展現創意
用人物說故事不稀奇,許多作品創造角色或用可愛動物擬人化方式,為故事加添趣味性及幽默感,在構圖分配上亦跳脫傳統四格漫畫的分鏡概念,應用破格的表現方式,運用攝影淡入、淡出的分鏡概念,甚至不需任何對白即能意會作品概念等超水準的表現。
評審老師對於本次的投件作品均給予高度的肯定,因為許多作品本身已經是專業級的水準,不僅故事完整度高,畫技的表現也都相當不錯,但有些作品太過負面及灰澀,評審期待未來參賽者在探討類似議題的作品中,能讓作品的走向較為正面積極。
記者會同時公佈了得獎者名單如下:
青少年組
獎項 |
得獎者姓名 |
作品名稱 |
就讀學校 |
金獎 |
任雅涓 |
誰說只能是羊or狼 |
光華高中 |
銀獎 |
楊佳恩 |
But,I will always love you |
復興商工 |
佳作 |
朱芸莛 |
Don’t tag me |
復興商工 |
佳作 |
黃宥禎 |
勇於嘗試,別讓標籤局限自己 |
南投高中 |
佳作 |
黃雪慧 |
撕下標籤,看見勇氣 |
桃園市立壽山高中 |
最佳人氣獎 |
吳佳嫻 |
堅持做自己,活出彩色人生 |
蘭潭國中 |
青年暨社會組
獎項 |
得獎者姓名 |
作品名稱 |
金獎 |
賴星妤 |
博愛坐不坐 |
銀獎 |
鄭仲軒 |
蝸牛的自我認同 |
佳作 |
吳宜庭 |
大食量女孩vs小鳥胃男孩 |
佳作 |
張凱捷 |
不識貨的標籤化後果 |
佳作 |
蒲思元 |
Don’tag me |
最佳人氣獎 |
鄭如伶 |
突破 |
青少年組金獎-跳脫框架,自在做自己的任雅娟
青少年組金獎任雅涓,目前就讀光華高中多媒體設計科,爸爸是藝術家,媽媽是皮件打版師,從小在父母的耳濡目染下,養成自己對創作的敏感度及興趣,所以高中時即選擇設計相關的科系就讀,這次的題目讓她聯想到之前看過的動晝電影「動物方程式」,所以就以兩種個性互為對比的動物發想,再更進一層強化職業上的對比,大野狼當保姆、小綿羊當警察,並希望大家都能跳脫框架,自在做自己。
青年暨社會組金獎-關心社會,期待成為載人大船的賴星妤
青年暨社會組金獎得主賴星妤,畢業於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現職工作亦是設計師。從有印象以來就喜歡畫畫,對漫畫有深厚的熱忱,曾參與過COMICO第二屆原創漫畫大賞得到潛力賞,她總覺得自己仍是一艘在社會上載浮載沉的小船,但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載人的大船。她覺得近幾年來新聞媒體越來越喜歡引用網路上的影像來做文章,而且人們總是習慣用表面來評斷事實的是非,而忽視了影像以外的事實。所以她想透過她的作品警惕掌握影像的人若僅用自己的角度去陳述事件,只是藉此滿足以正義感為名義的虛榮心態。所以她期待大家能願意花更多時間去了解一個人、一件事,媒體可以不再那麼速食,收起見獵心喜的心態,就可以避免許多的誤解及傷害。
青年暨社會組銀獎-深耕土地情感的鄭仲軒
青年暨社會組銀獎鄭仲軒目前就讀靜宜大學的資訊傳播工程,在高中時突然發現自己對繪晝有興趣,便開始自學及創作,仲軒坦誠自己雖然有過不愉快的生活經驗,但少有被標籤的感覺,所以想要回歸到對土地的歸屬感來創作。一直以來對蝸牛有特殊情感的仲軒,覺得蝸牛慢慢爬行、安靜容易讓人忽略,却也不容易被驚動,持續走自己的路,忽應自己目前想安靜學習創作,並朝向未來想當一位動畫師的夢想前進。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期盼透過「Don’t tag me!」四格漫畫的圖像傳播,發揮善的影響力,讓更多人都能一起為愛除標。
上圖:得獎者與基金會董事長翁芬華女士及執行長王金英女士與評審Jo-Jo老師合影
上圖:入圍者與基金會董事長翁芬華女士及執行長王金英女士合影
上圖: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與動漫畫推廣協會祕書長蔡尚霖共同討論入圍者作品
青少年組得獎作品
金獎-任雅涓/誰說只能是羊or狼
銀獎-楊佳恩/But,I will always love you
佳作-朱芸莛/Don’t tag me
佳作-黃宥禎/勇於嘗試,別讓標籤局限自己
佳作-黃雪慧/撕下標籤,看見勇氣
最佳人氣獎-吳佳嫻/堅持做自己,活出彩色人生
青年暨社會組得獎作品
金獎-賴星妤/博愛坐不坐
銀獎-鄭仲軒/蝸牛的自我認同
佳作-吳宜庭/大食量女孩vs小鳥胃男孩
佳作-張凱捷/不識貨的標籤化後果
佳作-蒲思元/Don’tag me
最佳人氣獎-鄭如伶/突破
附加檔案 | 大小 |
---|---|
5-017pu_si_yuan_.jpg | 2.55 M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