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症常見問答
耳鼻喉科
1. Q:小耳症新生兒應作哪些檢查?
A:由於小兒語言的學習可提早到一歲或更早,故小耳症,特別是雙側患者,可於出生後施行行為觀察聽力檢查、聽性腦幹反應檢查、耳聲傳射檢查及?定狀態聽性誘發反應檢查。
2. Q:何時該為Baby作聽力檢查,至何處檢查?
A:針對小耳症,尤其是雙側患者,出生後即可施行篩檢及測出聽力閥值的主客觀聽力檢查,國內各大醫院耳鼻喉科均有此類檢查`。
3. Q:聽力檢查之種類及內容?。
A:依年紀的不同,有不同的聽力檢查方法。其中包括行為觀察法,視覺加強反應聽力檢查,聽性腦幹檢查、耳聲傳射的檢查和?定狀態誘發反應檢查等等,而自動耳聲傳射及聽性腦性腦幹檢查為較為快速的檢查工具,適用於新生兒的聽力篩檢,可初步判斷幼兒聽力是否有問題。
4. Q:如何判斷小耳症患者是否需配戴助聽器?
A:如果確定雙側聽力均有問題,小兒在6個月之前即應配戴骨傳導助聽器。如果只有一耳患耳聽障,則較不會影響語言發展,可視整體語言發展狀況決定是否需配戴助聽器。
5. Q:如何選擇助聽器?助聽器的種類?
A:一旦確定內耳正常,雙側聽障者應及早配戴助聽器,但小耳症患者無耳道,必須配戴骨導式助聽器。此種助聽器藉由將一振動器固定於乳突骨上,可將放大後的聲音振動內耳臨近的頭骨,刺激內耳而達到傳遞聲音的功能。
6. Q:單側小耳症是否須開耳洞?
A:如正常耳聽力正常時,可以等病人於成年後再做外耳道重建手術。但單側小耳症伴有外耳道口狹窄,非完全閉鎖時,由於耳道內會有耳垢堆積、感染而經常會有分泌物流出,可考慮先開耳洞。
7. Q:耳道經常會有黃色分泌物及異味是什麼原因?
A:若外耳道口過於狹小(<4 mm),則耳垢無法排除、感染或併發膽脂瘤後均可能產生分泌物及異味。另外,較內側的中耳炎也可能產成分泌物及異味。
8. Q:小朋友為雙側小耳症,耳道開洞會不會傷害顏面神經?
A:有可能,因為顏面神經在小耳症患者可能會有異常走向,因此雖然手術醫師會儘量小心,但不小心傷及顏面神經,甚至導致永久性神經麻痺的機率仍然存在。
9. Q:患小耳症者可以游泳嗎?游泳是否會比一般孩子容易造成耳朵發炎?
A:可以游泳,游泳不會比一般孩子容易造成耳朵發炎。但雖然外耳道閉鎖,仍有可能罹患急性中耳炎,家長仍要注意。
10. Q:我的女兒患有小耳症,走路常有跌倒的情形,小耳症的小朋友平衡機能是否較差?
A:有可能,因為小耳症的病人部份合併有感覺神經性聽力損失及前庭功能障礙。
11. Q:患小耳症是否會影響其語言發展?
A:是,尤其是雙側小耳症患者。由於外耳道閉鎖,因此必然會有傳音性聽力障礙,對小兒的語言學習有所影響,故及早決定其聽能反應,視需要配戴助聽器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