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

【聯合新聞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邀七國醫療人員 遠距錄影幫台灣加油

台灣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發表《植愛》紀錄片 歡迎欣賞

合作國家: 
越南
2019年5月14日 下午5:06
留言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攝製的越南種子醫療團隊成果紀錄片《植愛》,真實記錄越南3位種子醫師來臺接受「種子醫師培訓」後,回到越南河內治療當地唇顎裂患者,讓患者重新展露自信笑容的真實事蹟,紀錄片剪輯有1分鐘精華版及13分鐘完整版,配置中英文字幕,歡迎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網站欣賞,感受臺灣與世界各國共同為區域及全球醫衛合作做出實質貢獻。

【中時電子報】台醫療團遠赴越南 為60名唇顎裂兒童帶來笑靨

合作國家: 
越南

15:502019/03/25 中時電子報 陳煌祥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台灣醫療團隊,赴越南為60為唇顎裂兒童義診。(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泰國世界日報】台醫療團赴越 義診60唇顎裂童

合作國家: 
越南
【泰國世界日報訊】中時電子報報導,唇顎裂可經整形手術治療,恢復正常生活。本月23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結合長庚醫療團隊,遠赴河內市兒童醫院及胡志明市口腔專科醫院,為來自越南各偏遠地區60名唇顎裂兒童進行美容整形手術義診,幫助他們恢復正常帶來笑靨。
 
據報導,23日在胡志明市口腔專科醫院舉行的美容義診報告會議,由駐胡志明市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鍾文正、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執行長冼文舉、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外科手術主任羅綸洲教授、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市口腔專科醫院院長阮德明,副院長洪國卿,以及越、台、德醫療團醫護人員和病人家屬一同出席。
 
王金英執行長表示,這次台灣醫療團先在河內市兒童醫院為病人先作義診,以先進整形手術為28名異常嚴重的孩童操刀,隨後又到胡志明市口腔專科醫院替32名異常嚴重的病人進行手術。
 
她說到,在與病人家長接觸中發現這些家長都很偉大,雖在懷孕時已發現胎中嬰兒有異樣,仍不放棄這生命,把孩子生下來,但看到孩子因唇顎裂,不能如正常兒童吃喝玩樂和說話,甚至遭他人歧視,產生自卑,出外都要蒙著面,家長與孩子都甚為痛苦。

【中華日報】台灣醫療團赴越協助唇顎裂診治

合作國家: 
越南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2019-03-27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台灣長庚紀念醫院共同主辦的「用愛彌補」義診團,今年3月17日至23日在越南河內國家兒童醫院、與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舉辦。除了展現台灣優質的醫療技術外,也盼能藉此提升越南團隊手術技術,使更多當地唇顎裂患者受惠。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表示,越南是基金會開啟國際合作之門的第一站,1998年,用愛彌補義診團出發至胡志明市,踏出國際化的第一步。至今已進行15次義診、390人次接受免費義診手術。
 
  義診醫療團以4個工作天,橫跨南北越為55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團員包括團長林口長庚外科部部長羅綸洲醫師、高雄長庚外科醫師黃慧芬等共14人。
 
  一名11歲、家住河內郊區的孩童杜洲松,是家族裡面唯一有唇顎裂的孩子,當初他媽媽在產檢時知道自己的兒子有唇顎裂,簡直嚇壞了,因為在此之前完全不知道什麼是唇顎裂。這次讓台灣義診團作牙床植骨(ABG)和胭瓣手術。

【中央社】台灣醫療團越南義診 助59唇顎裂患者重拾笑顏

合作國家: 
越南
2019-03-27 18:04中央社 河內27日電
 
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台灣長庚紀念醫院等單位籌組的義診團,日前在越南河內與胡志明市進行義診,為當地59名唇顎裂兒童進行重建手術,幫助他們恢復笑顏,也加深台越雙方情誼。
 
來自台灣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團員包括團長林口長庚外科部部長羅綸洲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等人員共14人,自17日至23日在河內國家兒童醫院與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為來自越南各偏遠地區的59名貧困唇顎裂患者義診並完成手術。
 
義診期間,義診團接手了不少困難度很高的手術。其中3歲、名叫黎黃勝的男孩是一名唇顎裂及顏面裂的患者。這次經過台灣義診團的門診檢查,發現他雖然先前已經在另一家醫院完成唇顎裂手術,但由於顏面裂導致左眼有無法閉上的問題,需要趕緊解決,否則長期下來可能對眼結膜造成傷害,甚至影響視力。
 
黎黃勝的母親說,平常如果要帶他出門,會特別幫他帶帽子和口罩,把他的臉盡量遮住,以避免別人異樣眼光,簡直和犯人沒有兩樣。

【中央社】羅慧夫基金會到越南 捐贈兒童醫院醫療設備

合作國家: 
越南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18日在河內市捐贈越南國家兒童醫院語言治療設備,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左3)、醫院副院長陳明典(左5)、駐越南副代表陳錦玲(左4)等人在儀式上合影。

【健康醫療網】別人眼中的缺陷 他們「用愛彌補」重拾笑顏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一名15歲唇顎裂青少年阮明方,家住越南茶榮省,距離胡志明市約4個小時車程,家中務農,雖然母親還會另外打零工來維持家計,但整體經濟狀況十分不穩定。阮明方因唇顎裂、下顎突出,「戽斗」的外觀讓他在學校時常受到同學的欺負和嘲笑,不僅如此,就連吃飯時食物也會從鼻腔掉出;幸運的是,恰逢台灣醫療團隊到越南義診,而能讓困擾他多年的問題得以改善。
 
15歲唇顎裂青年 義診團讓他踏出圓夢第一步
 
此次是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所率領「用愛彌補」義診團,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舉辦唇顎裂義診活動。義診團在評估阮明方的狀況後,發現最需要的並不是改變外觀,而是需先將上顎的破洞先修補起來,因此醫療團隊採用皮瓣手術,解決其講話不清楚的問題;再接著進行牙床植骨及正顎手術,才能讓他的外觀變得好看。

【中華日報】我醫療團用愛彌補 越唇顎裂童笑了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2018-04-05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組成「用愛彌補」義診團,於3月21日至24日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舉辦唇顎裂義診活動。以兩個工作天為40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展現台灣優質的醫療技術。
 
 台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自1998年就開始執行「唇顎裂國際援助方案」,至今已前往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中國、寮國、多明尼加、印尼、蒙古等9個國家進行79次的義診活動,幫助1886名貧困顱顏患者接受免費手術,同時培訓來自19個國家、158名的顱顏醫療種子人員。
 
 這次義診團團員包括團長林口長庚外科部部長羅綸洲、高雄長庚外科醫師黃慧芬、中英醫院麻醉醫師陳昶馗、長庚開刀房及麻醉護理師鄭雅文、賴盈雅、陳盈儒、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副主任李尚林、專員趙雅婷、志工江欣怡等人。
 
 羅綸洲說,這次義診在兩個工作天為40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

【青年日報】「用愛彌補」義診團 助越南唇顎裂患者重拾笑顏

合作國家: 
越南
記者謝璿/綜合報導
 
 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及長庚紀念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所率領的「用愛彌補」義診團,於今年3月21至24日,前往越南胡志明市立口腔醫院舉辦唇顎裂義診活動。這次義診僅以2個工作天,就為40名貧困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除展現臺灣優質的醫療技術外,也期藉此提升越南團隊手術技術,使更多當地唇顎裂患者受惠。
 
 
6個月大的阮文勝(Nguyen Van Thang)是雙側唇腭裂患者,文勝一家住在越南中部河靜省,為讓文勝接受臺灣義診團的手術,全家人搭了兩天一夜的客運,單是交通和吃飯的費用就花了整個家庭半個月的收入。文勝小小的臉蛋被深深的兩道裂縫劃開,他對義診團員非常的友善,總是用燦爛的笑容回應幫他檢查的義診團員,溫暖現場每一個人。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