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獻

【中央廣播電台】總統文化獎晚會 祁家威再為同婚爭權益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今天(14日)晚上舉辦晚會,向得獎者致意。獲頒「社會改革獎」的祁家威在出席晚會的副總統陳建仁面前,再度爭取同志婚姻納民法,而非另立專法,呼籲政府努力為他們爭取權益。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得主分別是「文化耕耘獎」黃永松、「人道奉獻獎」羅慧夫、「青年創意獎」舒米恩・魯碧、「社會改革獎」祁家威,「在地希望獎」則頒給信義房屋的「社區一家」計劃。
 
黃永松表示,能夠獲頒「文化耕耘獎」他很感動,事實上默默耕耘的文化人很多,他是代表這些人接受大家的鼓勵和祝福。
 
因為健康因素無法出席晚會的羅慧夫,由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名譽委員陳昱瑞代表感謝主辦單位頒獎給他。羅慧夫強調,他是代表許多醫療同仁得到「人道奉獻獎」殊榮,因為有許多優秀的台灣同仁幫助他,才讓台灣醫療走到今日,舉世聞名。羅慧夫強調,只要大家都對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援手,每個人都是人道主義者。

【中央廣播電台】副總統讚總統文化獎得主 樹立台灣價值

中華文化總會14日晚上舉行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晚會,向黃永松、羅慧夫、舒米恩・魯碧、信義房屋、祈家威5位得獎者致意。出席晚會的副總統陳建仁稱讚得獎人豎立台灣價值典範,並期待他們的精神能在台灣社會發酵,建立更豐厚、多元台灣文化價值。
 
 
 
今年五位總統文化獎得主14日上午在總統府接受蔡英文總統贈獎後,晚上出席在台北中山堂舉辦的晚會,接受各界祝福,副總統陳建仁也親自出席向得獎者表達感謝。
 
副總統推崇「文化耕耘獎」得獎人黃永松主導的「漢聲雜誌」,在70年代深入挖掘台灣鄉土意義和民藝美學,影響深遠,後來更將文化保存方法和內涵帶到中國大陸,代表台灣文化力量對華人的影響。
 
對於「人道奉獻獎」得主羅慧夫,陳建仁感佩他為台灣土地付出的努力和愛心,擔任馬偕醫院院長期間,更推動偏遠地區醫療,並帶領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和學生們投入國際人道醫療,堪稱是以醫療專業進行人道貢獻的專業典範。

【新頭殼newtalk】總統文化獎頒獎 蔡英文讚5得主帶動台灣社會前進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今(14)日於總統府舉辦授獎儀式,總統蔡英文(右3)與得獎者祁家威(左起)、黃永松、舒米恩、羅慧夫代領人陳昱瑞、周俊吉等大合照。   圖:中華文化總會提供

【經濟日報】蔡總統讚文化獎得主 帶動台灣社會前進

2017-11-14 19:45中央社 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
 
總統蔡英文今晚頒獎給總統文化獎得主,肯定他們是帶動台灣社會不斷向前邁進的動力。提到「社會改革獎」得主祁家威,總統說,祁家威聲請的釋憲案,讓社會變得更多元、更平等。
 
蔡總統今晚出席在總統府內舉辦的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授獎儀式暨餐會,親頒獎座給得獎者,文化部長鄭麗君、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林錦昌及副秘書長張鐵志也出席。這項行程未公開,總統府會後發布新聞稿。
 
蔡總統致詞提到,「文化耕耘獎」得主黃永松,是1970年代台灣最活躍的文藝青年,也是「漢聲雜誌」的創辦人。「漢聲雜誌」深入報導鄉土藝術美學,不僅為台灣留下紀錄,也為不同世代的讀者帶來深遠影響。
 
今年「在地希望獎」頒給信義房屋的「社區一家」計畫,蔡總統表示,這個計畫可說是由單一民間企業支持時間最長、參與人數最多的在地社區行動計畫,也因為這個計畫,讓更多人投入社區營造的工作,鼓勵許多企業跟進,一起推動在地社區的發展。

【人間福報】 總統文化獎 黃永松獲文化耕耘獎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中華文化總會昨天公布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其中《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深耕兩岸民俗田野調查逾四十年,長期梳理台灣民間文化,也代表台灣文化能量對華人世界的啟迪與影響,獲「文化耕耘獎」。另外四位得主分別是「人道奉獻獎」羅慧夫、「青年創意獎」舒米恩.魯碧、在地希望獎「社區一家」計畫(信義房屋)以及「社會改革獎」祁家威。
 
文總表示,五組得獎者來自不同世代、族群、領域,從對台灣在地社區的耕耘到對華人與國際社會的啟發,體現這個時代的台灣精神與價值。
 
「文化耕耘獎」得主黃永松,七○年代創辦的《Echo》、《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漢聲童話》,深入挖掘與梳理台灣民間文化,也提示後人對在地文化保存的研發與重視;九○年代之後,黃永松和漢聲團隊在中國大陸的承續工作亦深受肯定與讚許。

【風傳媒】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得主公布!同婚推手祁家威獲社會改革獎

文化總會今(13)日公布第九屆總統文化獎得獎名單,其中社會改革獎得主由同志運動者祁家威獲得。(文化總會提供)

【中時電子報】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揭曉,《漢聲》黃永松、歌手舒米恩等人獲獎

2017年10月13日 17:41 中時 中國時報/許文貞
中華文化總會兩年一度舉辦的總統文化獎,第九屆得獎名單今(13)日揭曉,由《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歌手舒米恩·魯碧等五組個人或團體獲獎。獲得文化耕耘獎的黃永松,在70年代創辦的《Echo》、《漢聲雜誌》、《漢聲小百科》等,深入挖掘與梳理台灣民間文化,也為出版圈培養優秀編輯人才。
文總發布新聞稿表示,黃永松在「漢聲」建立的民間文化基因庫,也讓後人對在地文化保存的研發與重視。90年代之後,他和漢聲團隊在中國大陸的承續工作也深受肯定,代表台灣文化能量對華人世界的啟迪與影響。
 
獲得青年創意獎的舒米恩·魯碧(Suming·Rupi),長期堅持獨立創作,不斷追求創新,在台灣與國際都深受肯定,在2016年獲得金曲獎年度歌曲。他也長期深耕部落,推動部落青少年文化教育工作。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