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腭裂的手術只需要1至2個小時,卻可以重建一個孩子的一生。
大家好,我是詹艾潼。很高興這次能入圍,謝謝評審們喜歡我的作品,也謝謝媽媽一直以來的支持,還有在創作過程中的細心指導。在畫圖的過程中,雖然有遇到一些小問題。媽媽也會鼓勵我換個角度思考問題就會找到出路。參加這個比賽是我的榮幸,從當中我獲得了很多,謝謝大家!
我是一個幸運的人,扭扭蛋總是可以扭到我最想要的那顆,抽獎或是刮刮樂也常常中獎,所以我一直都覺得身邊一定有幸運之神在幫助我。剛開始上學的時候,我很緊張,所以我想像有一個穿藍色吊帶褲的朋友在旁邊陪伴我,但在我在升上三年級後就忘了這件事。媽媽跟我提起這件事情的時候,我覺得很有趣,就想把這個故事畫下來。
我是一個喜歡練習的人,外公說只要我努力唸書,就會是班上第一名,媽媽也說:「只要肯努力,就一定會成功。」,想起以前學畫畫的時候,我根本坐不住,後來慢慢發現畫畫很有趣,就不斷的練習,畫恐龍、畫寶可夢,畫所有我喜歡的東西……,畫畫變成是件開心的事情。這個暑假我幾乎都在畫繪本,得到金獎超開心的。
我是一個快樂的人,我要把我的繪本送給學校,學校圖書館裡有我的作品,想到就覺得很厲害,未來我會繼續努力練習,謝謝大家。
第二十二屆「用愛彌補」兒童文學獎徵稿主題為「誰是我的好朋友」。有研究指出,六成五的孩子有交友煩惱。學校歸屬感對兒童影響大,同儕的影響比父母更深,同儕的認同感更能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學齡兒童容易透過同儕的眼光認識自己,基金會希望藉由本屆主題去了解孩子們的心理社會發展。
今年共一百一十二件投稿,從投稿作品發現,許多手足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好朋友,年齡相差得近是彼此的玩伴,相扶相持;而年齡相差遠則能激起老大的關懷心。另外,孩子們也容易跟動物親近,許多作品描繪跟動物或昆蟲的情感,透過照顧學會培養一顆「柔軟的心」,萌發孩子對動物、對人的愛護以及對生命的熱愛。
我是一位每天都很期待上學的小學生喻沛溱。熱愛畫畫的我,在這場比賽中得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認可,為此感到欣喜若狂。很感謝評審老師和鼓勵我的人讓我在比賽中獲得「佳作」。
我寫的故事「飛飛與小白花」不僅是表達自己與朋友的互動,更傳達生活中朋友可以和自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重要性。在這個故事裡,除了分享我和朋友相處的喜悅,也描寫我最擔心的事―與我最要好的朋友分開。我和我的朋友像是無時無刻黏在一起的好姊妹,也像是一起打仗的老戰友,我一點都不希望和她分開,只害怕永遠都見不到她。現在,我就像「飛飛與小白花」裡的主角飛飛一樣,會永遠記得和好朋友相處的美好時光。
我寫的這本故事是祝福大家跟我一樣幸運,交到值得信任的朋友,在生活中互相扶持,我們也要做一位值得信任的朋友。
得到獎真的太開心了!那時候跟媽媽想很久要畫什麼,後來我們決定說一說和自己的妥瑞疾病,媽媽說也許我適應環境後症狀不明顯,但我可以透過說自己的故事,更認識這個生命中不會缺席的好朋友!
我上幼稚園中班就有症狀,同學和姐姐都會說:你可不可以不要一直出怪聲音或甩頭!後來因為我的好朋友哥哥有妥瑞症狀,媽媽懷疑我會不會也是妥瑞才去看醫生,剛開始的時候我真的很害怕會不會死掉,我的畫畫老師-昱德老師跟我一起想出來的那一張畫讓我覺得就是這個感覺,後來和老師以及媽媽一直討論和找資料怎麼畫出這個過程,我覺得很開心,因為我找到自己與眾不同的地方,老師還要我自己把它設計成一個小怪物的形象,所以我把它變成這麼酷的樣子,我覺得自己好厲害好棒!它就是我的好朋友囉!
我選用蟬蟬當主題是因為剛好在今年夏天遇見了蟬蟬,而且我很喜歡牠,它牠陪伴我渡過了這個夏天,每天都很期待看牠變成標本的樣子。
我在繪畫過程中有遇到一些困難,剛開始用的工具沒有達到我想要的效果,於是我換了別的工具,重新再畫一次,最後才能讓這個作品更完美。
我遇到困難的時候,媽媽會給我一些建議,我覺得繪圖過程中,最困難的是畫蟬蟬的身體部位,有些細節需要非常仔細。
經過了好幾個禮拜,因為有了我的細心觀察和媽媽的指導,終於完成了這個作品。
親愛的評審老師,親愛的師長們,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徐巧蓁,我現在就讀台中市信義國小四年級,我的作品名稱是:「努力的亞亞」很榮幸可以得到這個獎,很感謝評審老師給我這個機會,我覺得開心極了!我非常喜歡畫畫,因為畫畫可以讓我得到很大的樂趣,也可以得到很高的成就感。當我在畫畫的時候,如果畫出來的作品覺得不夠完美時,我會把它擦掉重新再畫一次,甚至畫很多次,尤其是畫到手、眼睛、鼻子、臉等等,有一次我在畫亞亞的耳朵時,不小心畫太大,我覺得很像豬耳朵,我自己看了覺得有點好笑,所以每一頁的作品我都會努力畫到我覺得滿意為止。將來我對我自己的期許是能夠當一位能夠把世界的美麗世界的愛畫下來的畫家,能夠把全世界的美和全世界的愛傳達出去。很開心能夠參加這個比賽,感謝指導我的老師,感謝支持我的爸爸媽媽,讓我能夠順利完成這個繪本,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