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是我?
莎拉來自菲律賓。當她出生的那一刻,她的哥哥-阿凱,望著這個妹妹,只問了一個問題:「為什麼?」原來莎拉還有一個雙胞胎姊姊,而只有莎拉有唇腭裂,雙胞胎姊姊安然無恙。「為什麼?」這個問題,成為了莎拉從小反覆問自己的問題,始終沒有人能給她答案。
直到有一天,愛著妹妹的阿凱,從同事那裡得知一個專門幫助唇腭裂患者的基金會,阿凱馬上跟家人分享這個訊息,同時上網查詢相關服務,得知基金會提供免費手術。莎拉的世界似乎出現一道曙光。
莎拉第一次的唇腭裂手術是透過其他義診團體安排,效果不盡理想。她回憶說,媽媽從得知她的狀況後,最擔心的不是自己,而是她將來的感受。在動手術前,爸媽從不曾替她拍下嬰兒時期的照片。莎拉說:「媽媽總是很在乎我,她不想讓我留下受傷的記憶。」

傷痛不曾中斷,她靠著家人的愛走過來
遇見基金會後,莎拉的人生改變了。基金會不僅提供醫療照護,更是一個支持團體的陪伴。這整個過程中,阿凱始終陪伴著她,引導她、鼓勵她走下去。阿凱總是告訴她:「一切會變好」,阿凱的字句讓她相信自己值得被好好照顧,若沒有哥哥,她可能無法堅持到現在。
作為雙胞胎中唯一患有唇腭裂的孩子,莎拉的童年充滿孤單與自我懷疑。她總覺得自己在人群中格格不入,常常問自己:「為什麼我沒有朋友?」姊姊曾邀她一起參加朋友圈活動,她常常婉拒,因為那些朋友其實曾經霸凌過她。
莎拉在基金會找到了真正的歸屬感
這是莎拉第一次感覺到自由──她不再需要戴著口罩。看到其他患者的成功故事,她重新燃起希望,身邊的人能理解她的歷程,給她無比的力量。基金會提供的免費治療,也大大減輕家裡的經濟與心理壓力。如今,每當莎拉遇見唇腭裂患者,總會分享基金會的資訊,傳遞這份恩典。
莎拉的自信不是一夜之間產生的,她記得戴著口罩的感覺,也記得想要逃避世界的那段時光。
她學會了一步步前進,也學會如何不被雜音干擾。莎拉想對唇腭裂朋友說:「專注在目標,而不是別人;重要的是終點,而不是路途中的評價。」「就算沒有很多朋友,只要你擁有真心就足夠了。」「霸凌可能一直都在,但真正關心你的人也會一直都在。請讓那些了解你的人圍繞在你身邊,因為他們會成為你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