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要有心理準備,寶寶可能撐不過7天...」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醫師卻說了句如同「判死刑」的話,讓萁萁媽媽心如刀割。萁萁是7個月大的早產兒,出生後醫師接連發現她有上腭破洞、缺一顆腎臟、脊椎與胸骨發育不全、心臟破損,以及斜頸症等,很快地就被送進早產兒加護病房裡。萁萁媽說,雖然簽了數張病危通知,但她相信萁萁的生命力不會那麼脆弱,「我默默告訴她:『好好不容易把妳生下來,妳一定要加油活下去!』」

眼前活蹦亂跳又精力十足的4歲女童萁萁,你敢想像她剛出生時被醫師直接斷言可能活不過7天嗎?回憶懷上萁萁的時候,媽媽說,那時候正是台灣爆發COVID-19疫情的時候,因為自己在診所上班,每天都包得緊緊的,加上那時精神壓力大,所以影響了經期,且陸續又有一些出血的情況,讓她誤以為是生理期。

直到一名阿嬤級的患者突然上前關心:「小姐,妳是不是有了啊?肚子有點大喔!」這一番話讓萁萁媽驚覺,自己應該不是變胖而是懷孕了,趕緊去做檢查,沒想到寶寶竟已經4個月大了,而出血的情況是先兆性流產,經醫師檢查和開安胎藥後就沒事了。萁媽說,因為疫情關係,當時產檢只能選擇一般的婦產科診所,大醫院非常難掛號,等了一段時間才終於掛進大醫院婦產科,沒想到那次產檢竟檢查出寶寶有問題,也就是臍帶血管少一條,但羊膜穿刺的其他檢查都正常。

萁萁媽說,那時家裡經濟條件也沒有很好,加上前一胎哥哥都正常,所以有點抱著僥倖的心態沒有做高層次超音波檢查,加上寶寶都那麼大了,若照出來有什麼異狀,也不可能不要她。

萁萁的生命力堅如鋼鐵!媽媽說,那時不知道自己懷孕時,把出血當作生理期,血量多到用掉一整片衛生棉,所以到醫院檢查時,聽到自己有流產跡象,整個嚇了一大跳。萁萁媽表示,那時自己很疑惑的問醫師:「可是寶寶還在我這裡耶?」醫師二話不說地回答她:「她想要留下來,妳也跑不掉!她就靜靜地在妳肚子裡躺了4個月,不吵不鬧,然後也乖乖的,看起來雖然要流產了,但她還是在妳肚子裡安安穩穩的,這個是上天給妳的福氣啊,有些爸爸媽媽想要懷孕還要不到呢!」

聽到醫師這番話,萁萁媽覺得,既然這個孩子來了,選擇我當她的媽媽,那我就盡最大的努力,好好迎接她來到這個世界,給哥哥一個伴。

豈料就在媽媽懷孕6個月時,前夫犯錯影響了整個家庭,導致她提早破水緊急送醫。礙於寶寶發育還不全,只好住院安胎,直到7個多月左右,萁萁才早產來到這個世界,但一出生,接連聽到的,都是她身上有什麼「問題」。回憶當時,媽媽說,那時護理師要秤萁萁有多重但秤不出來,依稀聽到醫師說她嘴裡有個洞,後來我就昏睡過去了,醒來她就在ICU(早產兒加護病房),再也沒看過她。

阿嬤補充說,那時他們在產房外本來是很開心的要迎接家裡的新成員,結果等到的是臉很緊繃的醫師,拿著一張照片我們說,寶寶上腭破一了好大的洞,一塊錢硬幣大,過了10分鐘之後,他又發現少了顆腎臟,我又更錯愕了!但沒多久,醫師就跟我說,小朋友脖子歪一邊,少兩根肋骨什麼的,一大堆問題,說她是「聯合畸形兒」,但她明明五官都很漂亮,我就很納悶,一個好好的小孩怎麼會是畸形兒,真的很難接受。

更讓人痛徹心扉的是,萁萁媽生產第三天,夫家得知孫女是畸形兒,不僅不認她,連孫子也不要,直接和萁萁媽離婚且一毛贍養費都沒負擔。萁萁媽說,更讓她覺得過分的是,公公竟還說,孫子跟他們姓未來會不會跟他們搶分家產,聽到這番話,媽媽一氣之下把兒女的姓都改跟自己姓。從此之後,萁媽一個人母兼父職,帶著兩個孩子過生活。

其實萁萁媽媽本身身體狀況也不太好,有先天糖尿病的她,體力狀況較一般人差,在採訪過程中可以看到,只是走路或上下樓梯等,她就非常吃力,不過她總是笑笑地說:「不要把我想得那麼脆弱,雖然過程很辛苦,但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就覺得一切都值得了!」

雖然萁萁先天腭裂、缺一顆腎臟、脊椎與胸骨發育不全、心臟破損、斜頸症以及失聰等,但媽媽說,自己從不會把她當作特別的孩子照顧和寵愛,反而會像帶一般孩子出去面對這社會,若遇到別人詢問,就正面地去回答問題,讓對方了解,目的就是希望萁萁可以從小就有自信,哥哥也可以從中了解妹妹的情況。雖然是單親媽媽,但萁萁媽從不喊苦,她強忍著淚水說:「遇到了就面對嘛!畢竟哭不能解決事情,加上他們的支柱也只有我,如果我倒了他們怎麼辦?我覺得,如果選擇生下來了,那就該負責到底,不論生活有多艱難。」

目前靠著補助和偶爾打工的薪資度日,萁萁媽媽說,雖然孩子沒有爸爸,但他們有阿公和舅舅,自己也會努力讓他們在充滿愛的環境下長大,「我對他們最大的希望就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然後好好學習就好,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做自己能做的,煩惱都給媽媽!」

https://www.setn.com/News.aspx?NewsID=1700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