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日報 【高麗玲╱台北報導】

「小耳朵是菩薩送給你的禮物,只有你有。」吳旻駿的媽媽從小就這樣跟旻駿說,也讓他從來不覺得自己的右耳有什麼缺陷,直到十歲,為了讓自己更帥,旻駿忍痛做了外耳重建手術。現就讀清華大學一年級的吳旻駿是今年小耳症公益廣告的主角,他告訴大家,小耳症是可以治療的。


十歲後再動手術
最近因新流感疫情增溫,民眾紛紛戴上口罩防護,小耳症患者卻無外耳可掛口罩,還有患者躲在家裡不敢出來。小耳症家長聯誼會昨舉行十周年生日派對,並推出小耳症公益廣告,呼籲未進行重建手術者,可跟羅慧夫基金會聯絡。
吳旻駿說,他不覺得自己有什麼缺陷,同學都不知他是小耳症,直到最近有同學看到他拍的廣告,才知他有小耳症。十八歳的安安左耳也是小耳症,十五歲時做重建手術,現在外觀幾乎分不清那隻耳朵是「做」的。
林口長庚醫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陳潤茺表示,很多小耳症的家長都希望孩子能早點做外耳重建手術,但手術需要「材料」,一般來說是以小耳症患者的肋骨來做重建術,可等到十歲後,肋骨長一點再做,不必心急。

小耳症小檔案
成因
.胚胎在形成外耳時期,外胚層胚胎細胞產生病變,但成因不明
.發生率約1/5000至1/6000分之一
影響
.單純小耳症會造成外耳缺陷、內耳耳道狹窄或缺少,有些會伴隨半邊小臉症,導致耳朵、顱骨異常
治療
.以手術為主,用患者肋骨或人工材質重建外耳
費用
.健保僅部分給付,患者做一耳約須自付14萬元至16萬元

資料來源: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陳潤茺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