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大象男孩「祥祥」的遭遇曾讓不少人心疼,經過三年多努力,祥祥上小學四年級了,也從過去只會「啊啊」學語、只靠鼻胃管進食,現在學會說話、自己十分鐘吃完一碗粥,電腦打字速度更是飛快。今天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歡慶20周年,祥祥也現身唱生日快樂歌。
「羅醫師您好,我要唱一首歌給你聽…」原本不會說話的祥祥開口唱歌,還背了唐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讓基金會的人員好驚喜。

當年僅能灌食流質食物
祥祥過去因為唇顎裂,又是出生於低社經家庭,媽媽離家出走,8歲之前只能灌食流質食物造成營養失調,比同齡孩子矮小。長期氣切更導致祥祥無法說話,只能偶爾用手摀住氣切口,發出「啊啊」的聲音。當時祥祥已屆學齡階段,但無法上學,爸爸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聽祥祥叫一聲「爸爸」。


如今布丁成最愛點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中部副主任古秋容表示,祥祥去年縫合氣切口,學著用嘴巴進食,現在布丁是他最愛的點心。因為錯過早療時機,加上唇顎裂往往伴隨中耳積水引起的聽力障礙,因此讓祥祥先學手語,再慢慢學口語表達。現在他很會用電腦打字,並且以輔具表達他的想法,滿11歲的祥祥,今年9月也轉入一般小學。
古秋容說,一開始祥祥因為聽不見,在家裡只能看著無聲的卡通台,透過外界的刺激、語言發展,現在祥祥慢慢趕上進度,一放學就自己乖乖拿書包學寫字,放暑假還會比手語說自己想上學,他的進步也讓阿媽、爸爸很驕傲。
古秋容說,唇顎裂本是先天缺陷中最容易治療,也不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的疾病。但若發生在經濟弱勢家庭,幾乎每年還是會發現像祥祥一樣的個案。
【2009/10/25 聯合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