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福報】當我們同「寨」一起 柬國女孩獻唱謝台灣
當我們同「寨」一起 柬國女孩獻唱謝台灣
陳玲芳 2024-09-22

12歲唇腭裂柬埔寨女孩高唱「當我們同『寨』一起」 謝謝台灣的照顧。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患有唇腭裂的12歲柬埔寨女孩楊貝寧(Ang Puyneang),身穿柬埔寨傳統高棉服飾飄洋過海來台灣,參與2025公益桌曆頒獎典禮,並以流利的中文高歌「當我們同『寨』一起」,謝謝台灣12年來38次的資助,並感性表示,謝謝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這12年的照顧,及此次的肯定。同時謝謝媽媽懷孕產檢發現異常時,仍勇敢決定把她生下來。
公益桌曆邁入發行第21年,累積鼓勵百位顱顏孩子獲得自信。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於今(22)日舉辦《我的好朋友》2025公益桌曆頒獎典禮暨開賣記者會。台灣8位及海外4位顱顏創作者共同發聲,懇請社會大眾購買2025公益桌曆,成為顱顏孩子們的朋友。
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我的好朋友》2025公益桌曆頒獎典禮,在19歲小耳症青年陳定詔的吉他表演下揭開序幕。患有唇腭裂的12歲柬埔寨女孩楊貝寧,身穿柬埔寨傳統高棉服飾飄洋過海來台灣領獎。基金會執行長長陳依伶表示:「柬埔寨女孩貝寧可以自信站在舞台上清楚表達,除了感動之餘,也看見基金會這26年的國際服務成果。」
居住在柬埔寨磅針省的楊貝寧一家四口,僅靠爸爸一萬多台幣的收入養活全家,每次要到柬埔寨首都金邊國家兒童醫院就醫,需要花費來回8小時的車程,所幸有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助,讓楊貝寧可以獲得完善治療。心懷感激的楊貝寧堅定地說出自己的夢想:「希望未來可以成為醫師,到台灣學習技術,回到柬埔寨幫助和自己一樣的顱顏孩子。」
12歲唇腭裂柬埔寨女孩楊貝寧與媽媽穿傳統高棉服務出席領獎。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已完成三次外科重建手術的楊貝寧,嘴唇上方那淡淡的術後疤痕,讓她至今仍會被同儕或陌生人詢問,不過因為有好友王秀卿陪伴,讓她不害怕,現在甚至可以主動向別人介紹自己的病症。就如同楊貝寧投稿的作品中,自己與好朋友穿著傳統高棉服裝,燦笑看待人生。
2016年夏天,在純樸的金門縣誕生了小耳症寶寶欣橙。當地因為醫療資訊不足,大家普遍對於顱顏病症並不認識,讓得知生下小耳症的欣橙母親感到害怕並自責自己:「是不是懷孕時做錯了什麼事情?造成孩子缺少一個完整的耳朵。」
8歲金門的小耳症男孩欣橙獲獎,一家四口特地來台感謝基金會。圖/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幸好有「神隊友」欣橙爸爸鼓勵,和基金會社工協助,才讓欣橙媽媽逐漸釋懷,欣橙媽媽回憶8年前基金會社工的那一句話,接住了無助的她:「孩子的顱顏病症都是機率的問題,並不是母親的問題。」「孩子會選擇你們當他的父母,是因為他相信你們是有愛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