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訊息服務20130904 16:47:41)

由衛生福利部主辦,外貿協會執行的「台灣國際醫療服務」蒙古記者會及義診活動於9月3日上午10時於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市的烏蘭巴托飯店展開,記者會中介紹台灣世界級的醫療品質及優勢,引起許多第一次聽到的民眾、醫生及媒體大表讚賞,會中同時邀請曾到台大醫院接受乳癌、胃癌及心血管疾病治療的3位蒙古病患分享接受台灣醫療服務照顧的經驗,以及一位曾到台灣國泰醫院接受肝病治療訓練並回到蒙古擔任醫師,共同見證台灣優質的醫療服務。

記者會共吸引了28家蒙古媒體與會,其中電子媒體計6家,包括蒙古最知名的中央電視台、烏蘭巴托電視台;而蒙古最大規模的每日報、今日報等多家平面媒體均慕名前來。活動仍在進行中,記者於現場立即傳送網路新聞,報導曝光速度驚人,現場互動熱烈。

當天下午則由臺大醫院黃世傑副院長所率領的台大醫療團隊、國泰醫院林志明院長所率領的國泰療團隊,以及專責轉介蒙古地區病患赴台求醫的華陀國際醫療集團李仲毅執行長,在現場提供當地民眾健康諮詢。總計前來求診的當地民眾有65位,主要求診的病患以肝病、癌症及心血管疾病為主,其中不乏當地的外交官員、知名媒體以及富豪,並有不少患者擬到台灣求診,外貿協會均將給予後續的協助。

目前我國於蒙古當地提供醫療服務者計有4家,其中臺大醫院自2009年起與蒙古烏蘭巴托市主要醫院簽署交流合作協議,吸引許多蒙古病人遠渡重洋至臺大醫院就醫,並獲得很好的成效。臺大醫院醫療品質與歐美等先進國家相媲美,視病猶親的服務,且醫療價格相對合理甚多,是蒙古國民眾海外就醫考量的新選擇。國泰綜合醫院於2007年開始,多次籌組醫療團到蒙古國義診,迄今已服務的蒙古國病患已超過1,300位,該院肝病的權威醫師楊賢馨教授更於2010年獲烏蘭巴托市頒贈榮譽勳章,以感謝他對蒙古國病患的無私貢獻。長庚紀念醫院結合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過去連續3年至蒙古進行免費兒童唇顎裂修補,已修補71例,今年8月底有12位長庚醫師來到蒙古替27個小朋友進行唇顎裂修補。台北醫院則著重在蒙古醫師的培訓,提升當地醫療品質。我國醫療服務藉由上述4家醫院的耕耘已獲得高度的肯定並建立人道關懷的形象。

蒙古醫療服務不足,每年海外就醫人數近萬人,而蒙古衛生部近日更公布其國人若患有公告的骨髓移植、肝臟移植、巴金森氏症、腦幹腫瘤等26種重大疾病,得以申請前往國外就醫,並由政府補助20-30%醫藥費。韓國醫院為了爭取這些重症病患並提供有意赴海外就醫的蒙古病患就近諮詢,已在蒙古國家第二醫院內設置韓國醫療服務轉介站,以積極爭取蒙古病患前去韓國就醫。

韓國還將投資1億美元在蒙古第二醫院旁蓋建新大樓,就近提供醫療服務。除此之外,蒙古有許多勞工到韓國工作,為提供在韓國工作的蒙古勞工以及有意前往韓國就醫的蒙古人民就醫方便,蒙古社會保險局在韓國設立辦事處,以提供在韓國就醫的蒙古病患就近申請保險補助服務。蒙古語及韓語屬同語系,溝通相對容易,再加上政府許多便民措施,使韓國成為蒙古海外就醫人數最多的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曼谷與烏蘭巴托去(2012)年開始直航,街頭到處可見泰國醫院的招牌,泰國醫院招攬海外病人的觸角延伸至蒙古不容小覷。我國蒙古代表處張台輔組長在記者會現場表示,我國醫療服務在當地形象佳,藉此次重症記者會的舉行,將可進一步拓展蒙古市場,來台醫療人數增加必指日可待。

訊息來源: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