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顱顏缺損兒需善心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即時報導】
住在花蓮的小宇,從小患有單側唇顎裂,加上爸媽離異,媽媽必須從早到晚辛苦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更無力讓小宇去上幼兒園。也因此,小宇從小就必須學會跟自己獨處,更沒有人會陪他說說話。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前年補助小宇上學費用,他終於不再是媽媽肩上沈重的負擔。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每年補助家境貧困顱顏幼童學雜費,五年來已補助兩千兩百多萬元,累積有五千七百七十八人次受惠,但還有許多和「小宇」相同處境的孩子,需要大家幫忙。
【聯合報╱記者施靜茹/即時報導】
住在花蓮的小宇,從小患有單側唇顎裂,加上爸媽離異,媽媽必須從早到晚辛苦工作,才能維持生活,更無力讓小宇去上幼兒園。也因此,小宇從小就必須學會跟自己獨處,更沒有人會陪他說說話。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前年補助小宇上學費用,他終於不再是媽媽肩上沈重的負擔。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每年補助家境貧困顱顏幼童學雜費,五年來已補助兩千兩百多萬元,累積有五千七百七十八人次受惠,但還有許多和「小宇」相同處境的孩子,需要大家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