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協助孩子做好入學預備
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北部總會 社工員 胡孟嵐
從幼稚園升上國小一年級,對兒童而言,是人生一大轉捩點,孩子將面對更多元的學習挑戰,且人際關係也更加拓展,相信此刻您的心情一定又喜又憂,喜的是襁褓中的寶貝將開始另一個人生階段;憂的是擔心寶貝是否能適應新環境、順利交到新朋友,快樂的上學。
對於顱顏患童的家長,因孩子先天的顱顏外觀,以及其他可能伴隨的相關語言問題,可以預期家長的焦慮程度將更高了。如何協助孩子做好入學預備是大家關心的問題,以下針對三方面提出分享,建議家長利用暑假期間逐步訓練,協助寶貝有良好的入學經驗。
「媽咪,坐我隔壁的小朋友說我耳朵小小的?」
親愛的家長,你的寶貝是否已經清楚了解自己的嘴巴/耳朵怎麼了?
6 歲的孩子比起幼稚園階段觀察能力將更敏銳,孩子在適應新環境、結交新朋友的同時,難免會遇到好奇的同學詢問「你這隻耳朵怎麼這麼小啊!」!你的鼻子怎麼歪歪的!」(孩子的用語通常很直接的)那麼這時候您的孩子是否知道如何回應呢?以下幾點做為參考:
- 若孩子在幼稚園時有類似經驗,可以強化他當時的勇敢。例如:「記不記得上幼稚園時 OOO 有問你耳朵/嘴巴?你那時候好勇敢回答他喔!媽咪相信上一年級就更厲害,更知道怎麼說囉!我們來練習看看。」
- 模擬可能遇到的情境,和孩子一起討論如何因應。通常孩子的童言童語更能化解一切,也或許孩子並不認為同學的詢問是惡意嘲笑,可以先聽聽看孩子會怎麼回答,或許他有不錯的答案!若沒有,家長再給予協助,並可依不同情境,角色扮演練習幾次。
- 若家長從未與孩子提起外觀的事,建議在暑假多花時間和孩子聊聊此部分,可藉由出生時的照片來談論起(邊看照片邊說),例如:「你在媽咪肚子裡生病了,所以出生時嘴巴破個洞,醫生叔叔幫你手術治療好了喔,所以現在嘴巴上留下一個勇敢的疤痕,媽咪覺得你好勇敢喔!」或是用繪本說故事的方式切入也是不錯的方式,利用此機會聽聽孩子的看法,先幫孩子打預防針,因應入學後可能遇到的詢問。
小學生活常規的建立
小學與幼稚園的生活是完全不同的,讓孩子知道不同之處,提早做好準備。可利用暑假期間,給予常規訓練,降低開學後的手忙腳亂情形。
- 訓練能專心坐在椅子上 40 分鐘的專注力。
- 小學常規的了解:上課時不能隨意去上廁所、發言要舉手、上下課鐘聲要遵守、有問題可以告訴老師、每天會有回家作業,小學會有考試…等,也可請已入小學的手足做小學生活分享。
- 到就讀的小學走走,讓孩子熟悉學校環境及校園設施,並適時教導安全事項、學習保護自己。
- 生活習慣與能力的養成。
上小學後,孩子的世界變大了,父母不再能時時刻刻在身邊幫忙完成許多事,因而放手讓孩子練習完成自己的事是格外重要的,也訓練孩子在學校有解決基本問題的能力。
- 生活作息要正常規律,早睡早起,從生活中訓練自動自發的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練習做)
- 學習整理自己的上學物品,養成整理書包的習慣,對自己負責任。(上幼稚園就可以開始訓練)
- 基本照顧自己的能力:吃飯時間的控制、正確的洗臉刷牙洗手、使用蹲式馬桶、穿脫衣服外套與鞋子的能力。(繫鞋帶)
- 基本打掃能力:擰抹布、擦桌子窗戶、掃地、整理自己的抽屜與座位環境。
- 與同儕互動的能力:能與人合作分享、玩遊戲能遵守規則不耍賴、會適時表達簡單的想法、和睦相處。
最後,提醒顱顏家長們,以平常心看待入學後所發生的適應問題,避免將自身的緊張焦慮帶給孩子喔!讓孩子感受到不管發生什麼困難,都會有您做為最大的後盾,這樣就足夠囉!相信寶貝有爹地媽咪的關心傾聽與用心陪伴,一定能順利走過適應期!
(原文刊載於 用愛彌補顱顏會訊 第三十四期 2010/08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