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親子關係、父母親的教養態度是孩子未來認知、心理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Bowlby,1982)而唇腭裂暨顱顏的孩子由於外表、語言或聽力上的障礙,將可能增加親子互動的危險因子。

臨床上看到父母的教養態度可分以下三種:

一、過度保護

這是臨床上最常見到的教養態度,由於顱顏兒童必須接受多次的重建手術及冗長的復建過程,家長往往容易低估孩子的能力,或給予過度的照顧。

例如第一次唇裂手術時,為了避免讓孩子哭(擔心手術失敗),只好整夜抱著孩子。之後,父母可能延續這樣的想法而讓孩子予取予求。有些家長深感對孩子的虧欠,總是覺得應該給予更多的彌補。擔心孩子受到傷害,甚至不敢告訴孩子「唇腭裂」的事實,或是避免參與相關團體,以免孩子被標籤等。

二、過度排斥

這是臨床上較少看到的。不過有些母親覺得缺陷兒的誕生影響其在家族中的地位,或因而婚姻破裂等,容易將「憤怒」的情緒轉移在缺陷兒身上。有些母親也可能因而遺棄缺陷兒。臨床上看到有些家長認為缺陷兒是一種恥辱,親戚朋友來訪時,即規定孩子不得見客。這樣的過度排斥容易影響孩子個性的偏差。

三、平等接納

這是臨床社工人員比較鼓勵家長的教養態度—— 接納孩子的缺陷,儘量將孩子當成正常孩子養育。

臨床上看到有些家長鼓勵孩子獨立,或一再灌輸孩子「不認輸」的觀念,認為外表上已經有缺陷,在其他能力,表現上就應該比別人優秀。這種過與不及的教養態度,對孩子也容易造成壓力。因此如何拿捏所謂的「平常心」教養態度,一直是顱顏家長必須不斷學習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