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

【自由時報】我唇顎裂修補手術 蒙古兒童受惠

合作國家: 
蒙古

 

台灣修補唇顎裂手術的技術國際知名,連外蒙古兒童也受惠。不過國內醫師臨床發現,由於產檢技術發達、家長難以接受等因素,部分唇顎裂寶寶連出生的機會也沒有,台灣唇顎裂的發生率因此降低,從原本的1/600,至去年只有不到200名的唇顎裂新生兒被通報。【註:此應為誤植,基金會去年接獲通報的案例將近300名】

今年8月,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醫護人員們一行10人前往蒙古共和國,在海拔超過1300公尺的首都烏蘭巴托蒙古兒童大醫院,為當地22名患者進行義診手術。其中,最大的孩子已經17歲,他終於等到這個改變生命的機會。

【聯合報】台灣醫師 到蒙古義診唇顎裂童

合作國家: 
蒙古

 

「謝謝你們喔!台灣來的醫師!」羅慧夫基金會「用愛彌補」義診團,8月底首次到蒙古為貧窮唇顎裂兒童,細細修補他們缺損的顱顏,交流愛心無國界。

這是蒙古首都烏蘭巴托市,第一次有台灣來的唇顎裂義診團,台灣10名醫護人員,在當地兒童大醫院為22名唇顎裂兒童手術。

12歲的納葛立罹患罕見的第二號顱顏裂,鼻子有裂孔,頭顱也有裂縫,家離蒙古烏蘭巴托3百公里,為此次手術,全家搬到離醫院半小時車程的親戚蒙古包借住。

愛心無國界—用愛彌補蒙古唇顎裂患童

合作國家: 
蒙古

 

羅慧夫基金會「用愛彌補」義診團於2010年8月29日首次前往蒙古共和國首都烏蘭巴托市的蒙古兒童大醫院(N. Gendenjamts's Memorial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Research Center),進行為期三天的手術,為當地22名貧窮唇顎裂病童進行手術義診,手術過程順利且復原情況良好,本義診團也成為當地第一個來自台灣的唇顎裂手術義診團,精湛的技術與高超的工作效率,獲得當地醫療人員一致讚賞,此次前進蒙古也是本會第55次海外義診、第9個義診國家,歷年累積的手術患者突破1,300人,為本會長年經營的海外援助工作寫下嶄新亮麗的下一章。

蒙古國總人口數約274萬,約1/3人口位於貧窮線底下,其總人口1/2為兒童,每年新生兒約6,600人,唇顎裂新生兒約100名,許多患者由於貧窮及醫療資源缺乏而終生無法接受治療;此次義診合作的蒙古兒童大醫院儘管已是境內最大兒童專科醫院、也是唯一治療唇顎裂兒童的醫院,但該院唇顎裂手術室設備老舊、功能毀損,唯一運作良好的麻醉機是本會與長庚醫院、及蒙藏會協助下捐贈的二手機器,醫院耗材如生理食鹽水與手術衣也不敷使用,基本上並無足夠的硬體設備及醫療技術進行顎裂手術。

訂閱文章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