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導
![]() |
【聯合新聞網】台大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先修讀全英課程再做專案實習台大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先修讀全英課程再做專案實習 聯合報/ 記者許維寧/台北即時報導 國立台灣大學積極培育NGO(非政府組織)領域人才,今(3/2)啟動「台大國際NGO人才學校」,宣布攜手9個非政府組織,讓學生於課堂中以全英文學習NGO的知識與技能,並同步赴NGO組織進行16周專案實習。台大校長陳文章表示,NGO服務性學習符合台大欲培養學生力他服務、國際視野的目標,國際視野也不僅是語言,還包括尊重、接納不同文化。 台大今天啟動「台大國際NGO人才學校」簽約典禮,由台大校長陳文章等一級主管... |
![]() |
【壹蘋新聞網】台大設「國際NGO人才學校」 全英文學習+16周專案實習台大設「國際NGO人才學校」 全英文學習+16周專案實習 【記者陳明萱/台北報導】 為培育NGO(非政府組織)人才,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學生除進行全英文學習,也會同步至 NGO 進行16周專案實習,而未來台大校內參與服務性社團的學生,也將是國際NGO人才學校主要招募學員,以為國際服務鋪路。 為培育NGO(非政府組織)人才,台大設立「國際NGO人才學校」,今在教育部青發署署長陳雪玉、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副執行長吳竹君等人見證的見證下舉行簽約典禮。... |
![]() |
【自由時報】攜手9非政府組織培育人才 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攜手9非政府組織培育人才 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記者楊綿傑/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今與9個國內外非政府組織(NGO)共同締約啟動「台大國際NGO人才學校」,透過16週至NGO全英語實習,讓有志學生提早接觸實務,未來能具備專業技能連結全球網絡,連結在地與國際。 與台大合作的9個NGO包括基督教芥菜種會、勵馨基金會、亞太堅韌研究基金會、國際珍古德教育及保育協會、舊鞋救命國際基督關懷協會、台灣數位外交協會、台灣好鄰居協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四十分之一移工教育文化協會等,今都與會啟動儀式,... |
![]() |
【今日新聞】培育永續人才、解決國際議題 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培育永續人才、解決國際議題 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此外,台大學生自發性的服務性社團亦長期耕耘國內外偏鄉,以熱情及專長提供各項服務,例如台大世界志工社,盼藉由全球志工連絡網,使台灣志工團體與世界接軌,並增加台灣青年於國際NGO及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非營利組織)的參與,提升台灣青年於國際社會的能見度。 台大指出,台大世界志工社不論學期間或寒暑假皆會進行服務活動,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至育幼院、照護中心等地服務;... |
![]() |
【Ettoday】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學生全英文學習+16周專案實習台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學生全英文學習+16周專案實習 記者許敏溶/台北報導 台灣大學為培育NGO領域人才,今(2日)宣布攜手9個非政府組織,啟動「台大國際NGO(非政府組織)人才學校」,學生將在課堂以全英文學習 NGO相關的知識與技能外,還要到各NGO單位進行16周專案實習,透過理論與實務結合,共同培育鏈結台灣與國際社會人才,協助解決當代國際議題,並培育學生利他精神與國際視野。 為持續培育鏈結台灣與國際人才,促進大學與公民合作,在教育部青發署長陳雪玉、... |
![]() |
【中央通訊社】台大啟動國際NGO人才學校 全英文上課、實習16週台大啟動國際NGO人才學校 全英文上課、實習16週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2日電) 台灣大學今天宣布啟動「台大國際NGO人才學校」,與民間合作培育非政府組織(NGO)人才,學生在課堂中須以全英文學習,還要到NGO專案實習16週,將理論與實務結合。 台灣大學今天舉辦記者會,媒合來自5個國家、9個學院的在學生,到不同類型的NGO組織實習,例如好鄰居協會、珍古德協會、羅慧夫基金會、舊鞋救命、勵馨基金會、芥菜種會、亞堅會、One-Forty、數位外交協會等。 台大希望透過人才學校,... |
![]() |
【公視新聞網/影音】台大首創NGO人才學校 協助學生投身國際永續發展台大首創NGO人才學校 協助學生投身國際永續發展 |
![]() |
【YAHOO!新聞/NOWnews】小耳症母泣訴「我小孩不是爛耳朵」小耳症母泣訴「我小孩不是爛耳朵」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我小孩不是爛耳朵,只是耳朵小小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好事成雙」記者會,患有小耳症、腭裂及半邊小臉的成成,因外表飽受同學排擠,5歲起就跟媽媽要「新耳朵」,終於在去年完成外耳重建手術,曾想帶孩子自殺的成成媽媽分享心路歷程,鼓勵小耳症家庭,並呼籲大眾關注顱顏家庭。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昨(14)日舉辦「好事成雙」小耳症服務成果暨外耳重建手術紀錄發表記者會指出,小耳症是第二常見的先天性顱顏疾病,單純小耳症影響範圍主要是耳朵的缺損,... |
![]() |
【NOWnews】5歲起跟媽媽「要新耳朵」 羅慧夫助小耳症童重生5歲起跟媽媽「要新耳朵」 羅慧夫助小耳症童重生 記者李琦瑋/台北報導 「我小孩不是爛耳朵,只是耳朵小小的」,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好事成雙」記者會,患有小耳症、腭裂及半邊小臉的成成,因外表飽受同學排擠,5歲起就跟媽媽要「新耳朵」,終於在去年完成外耳重建手術,曾想帶孩子自殺的成成媽媽分享心路歷程,鼓勵小耳症家庭,並呼籲大眾關注顱顏家庭。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昨(14)日舉辦「好事成雙」小耳症服務成果暨外耳重建手術紀錄發表記者會指出,小耳症是第二常見的先天性顱顏疾病,... |
![]() |
【中時新聞網】小耳症媽遭責「讓家族抬不起頭」 羅慧夫基金會助單親母重生小耳症媽遭責「讓家族抬不起頭」 羅慧夫基金會助單親母重生 中時 陳人齊 患有小耳症、腭裂及半邊小臉的成成在去年完成外耳重建手術,曾想帶著孩子走上自殺不歸路的成成媽媽分享單親媽媽堅韌勇敢的生命故事,希望能透過自身故事鼓勵小耳症小孩和家長,傳遞正能量給顱顏家庭,同時呼籲社會大眾關注小耳症家庭。 小耳症是第二常見的先天性顱顏疾病,單純小耳症,影響範圍主要是耳朵的缺損,可能包括外耳缺陷,內耳耳道狹窄或缺少耳道。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自1989年成立以來,已服務近3000個小耳症家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