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張寗淚灑劇組 演活懷上顱顏兒時的母親 逼哭現場工作人員


演員張寗淚灑劇組 演活懷上顱顏兒時的母親 逼哭現場工作人員

新生兒的誕生,對每一對父母來說,除了喜悅,還需要從零學習照顧脆弱的小嬰兒。而產下唇腭裂寶寶的家庭,其挑戰不光來自照顧,還包括漫長的療程、術後照護以及醫療費負擔,更要面對來自周遭異樣的眼光及閒言閒語,對於爸媽來說都是煎熬。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邀請演員張寗參與公益影片演出,飾演得知懷上唇腭裂孩子的母親,完全融入角色的她淚灑劇組,精湛的演出更逼哭了現場工作人員。張寗已是4歲娃的母親,很能感同身受懷孕及照護嬰兒的心情,拍攝空檔捨棄休息時間,總是將一同拍片的兩個月大的顱顏兒擁入懷裡,溫柔母愛展露無遺,對於顱顏兒尚未修補的唇腭裂外表一點也不感到畏懼。

演出過程中,張寗發現基金會提供的喘息服務,能給予新手父母支撐的力量。照顧顱顏新生兒確實比一般新生兒來得辛苦,特殊餵食、術前矯正等,常使得父母心力交瘁,還得承受外界的壓力與指責,家長難免會因此而焦慮、痛苦及愧疚。張寗含淚地說:「我很心疼顱顏兒,更佩服顱顏家長走過低潮。謝謝基金會邀請我參與此次公益影片的演出,未來我們還會一起合作更多的愛心響應,共同幫助顱顏家庭在困境中挺立。」

其實,顱顏患者家庭無論有任何心理及醫療問題均可尋求基金會協助外,基金會為協助新手父母,更提供「顱顏新生兒到宅喘息服務」,帶著喘服員走進每個家庭,傾聽並安撫父母的焦慮,示範並且教導特殊照護技巧,讓父母逐漸熟練,更有信心照顧顱顏兒。

唇腭裂雖非不治之症,但是在手術重建的過程裡,協助新生兒配帶口蓋板、鼻模等細微的照顧,不免讓照顧者承受極大的壓力。若能給予父母適時的喘息援助,可避免讓照顧者,成為下一個需要被照顧的人。這段歷程,不僅是依靠醫療團隊的協助,還有社工及喘服員的陪伴支持,讓服務更深入新手顱顏家庭。

迎接新生命的那份喜悅及感動的心情,顱顏家庭跟一般家庭沒兩樣。即日起於母親節前夕向全台灣的父母徵「最初的感動」照片,照片主題可以是媽媽懷胎時的孕肚照、產檢時的超音波照或是寶貝出生時的最萌照片。募集後的照片經篩選後,將於今年父親節前夕,於台北捷運藝文廊展出一個月,歡迎大家踴躍參與,一起用行動給予新手父母們力量。活動網址:http://bit.ly/最初的感動照片徵件活動

不輕易放棄,讓珍貴生命能夠延續。唇腭裂寶寶,通常沒有智力發展上的問題,以現代的醫療水準,唇腭裂一般都會有良好的治療成果。基金會將一路陪伴每個顱顏家庭,不用怕!讓我們一起守護顱顏兒。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