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健雜誌】林蕙芳法官:羅慧夫爺爺 ,我的救命恩人

2018/12/06

作者:劉惠敏
圖片來源:林蕙芳提供
來自美國、為台灣醫療奉獻四十年的羅慧夫醫師(M. Samuel Noordhoff, M.D.)日前離世,享耆壽91歲。以青年醫療宣教士身份來台,1959年接掌馬偕醫院,精通唇顎裂手術的他,施展巧手為顱顏傷殘患者彌補殘缺,以信仰的智慧、仁心鼓舞病友。也為台灣醫療創下數個第一:第一個小兒麻痺重建中心、第一個唇顎裂中心、加護病房、燒燙傷中心、自殺防治中心、生命線,引進推動醫院管理運作概念、提昇醫療品質,奠定了台灣醫療體制現代化的里程碑。
「我的心永遠與台灣同在」90歲獲頒台灣總統文化獎人道貢獻獎的羅慧夫醫師在得獎感言,透露他對台灣的疼愛以及人道關懷的想望。
 
天生單側唇顎裂的林蕙芳,是羅慧夫醫師唇顎裂手術受惠人。現職臺灣桃園地方法院刑事庭法官、今年在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Berkeley)分校進修法學碩士,在她5個月大時,便因手術治療開啟與羅慧夫醫師的緣份。而在成長過程,羅慧夫醫師的造就、鼓勵,深深影響她對人生的期待,以及對生命的感恩,《康健》越洋專訪林蕙芳,分享動人故事:
 
香香的羅爺爺 改變了我的一生
他的巧手救治了無數的孩子,不僅讓我們可開懷展笑顏、也讓我更有勇氣迎向人生,他是我的羅爺爺,香香的羅爺爺。
 
一出生,我就是唇顎裂兒,雖然我沒有任何印象,母親告訴我,接生的醫師看到我第一反應是:「啊」,幸運的是,父母毫無保留的愛與上帝的恩典引領,我見到了精湛醫術、唇顎裂修補權威的羅慧夫醫師,改變了我的一生,為我鑿開了人生機會大門。
 
如今的我在法庭上、在研討會上,每一個需要在公眾面前露臉、需要以言語溝通的場合,我不曾意識到自己是唇顎裂患者。
 
第一次手術是5個月大,當時的我當然記不得。在我9歲之前,陸陸續續進行了4次修補手術;大約3歲時,開始進行語言矯正,期間不計其數的回診追蹤,羅慧夫醫師及其頂尖醫療團隊一路陪伴。
 
印象最深刻的是,9歲最後一次回診,但鼻前發炎感染,我坐在羅爺爺前方,他冷不防地剪開我發炎的膿包,但還非常小的我記得,就是因為對他有信心,所以並不害怕。
 
羅爺爺說,再忙也要聞聞玫瑰花香
如今,一般人很難想像我曾是唇顎裂,唯有自己能發現唇間隱約的疤痕,然而這個細微的印記,是一個愛的恩典、愛的見證,是羅爺爺及許多陪伴我身邊的人造就而成。
 
小時候的羅醫師,就是我印象中就是「香香的羅爺爺」,總是微笑的用台語對我說:「你很漂亮」,長大後也總是關心的問候:「希望你都好」,從小給了我很大的信心。在羅醫師的眼中,我不是病人,我是林蕙芳,羅爺爺對所有的病人都是有名字的。我也會不定期的寫信、寄卡片告知羅爺爺我的近況,包括我上大學、領獎學金、任職法官,他都為我開心叫好。
 
記得大學時,羅爺爺準備退休回美國,我特地掛號「回診」,就只是為了要給他一張卡片。羅爺爺還不忘叮嚀我,除了認真讀書、工作,「還要記得聞聞玫瑰花香」,別忘了生活總要取得平衡,記得回頭看看周遭的美麗。
 
羅爺爺曾不只一次對我說,「我桌前就放著你的照片」。不過直到前年羅爺爺89歲,也就是我們華人認為的90大壽,我與羅慧夫基金會、曾與羅爺爺共識的醫療團隊夥伴等,親赴美國密西根為他慶生,這才親眼看到他桌上的許多照片中,有張我在頒獎典禮得獎學金的身影,那是我當時email給他的照片,看到這張照片的瞬間感動,超過言語可表達。
 
我雖然不是敬虔的基督徒,只是在國中同學帶著去教會時受洗。但我真是因為羅爺爺,相信基督徒該如何活出上帝的樣式。他讓所有人都覺得你很特別,要發揮大愛、關懷每一位病患,他非常喜歡鼓勵人,讓我覺得也很想學習他去愛及關懷別人,因為他是真真實實地活出上帝的樣子。
 
當法官常遇挫折 羅爺爺總拉我一把
當法官時,也常遭遇挫折,就像是心有靈犀,每次接到羅爺爺的電話,彷彿那頭傳來的是上帝的安慰,在我最困難的時候拉我一把,是羅爺爺的關心,常令我感動地掉下眼淚。。
 
美國時間禮拜一早上,在群組收到羅爺爺離世的訊息,因為早上八點有課,我仍試著忍住、打起精神出門,然而在那寒冷的柏克萊,我卻忘記出門總不會忘記的外套,也不知道自己是怎麼走到學校。下課後,拿起手機看到新聞,再也難掩情緒崩潰,年輕的同學關心問候,我試著很努力地說明羅爺爺對我的重要,對我人生的影響,對台灣的影響。
 
想找出與羅爺爺過去的EMAIL,這才發現舊時信箱無法登入,那樣的懊悔難過,像失去了全宇宙。。不過我記得羅爺爺說過,他始終相信,生命的安排在上帝手裡。感恩羅爺爺在我生命中、在台灣、在許多人的心中,有這麼多美麗的成果。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