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耳朵 不奇怪
小咪姐姐和大馬哥哥賣力舞動手偶,想要讓大家知道「短耳兔冬冬」被別人嘲笑耳朵的心情,台下的小朋友聚精會神地看著表演,紛紛自告奮勇上台示範面對好奇眼光的回應方式。
愷愷說:「你不可以嘲笑我的小耳朵。」}
阿傑說:「你這樣說我會難過。」
小萱說:「我會給冬冬一個安慰的擁抱。」
筱睿說:「我會跟冬冬說,你的短耳朵是很可愛的。」
孩子們的童言童語也投射出自己內在對小耳的想法:
「我想要把耳朵變大。」
「我喜歡我的小耳朵,因為它很可愛。」
元元哥哥則說:「媽媽,為什麼弟弟有小耳朵,我沒有?」
今年基金會針對5-8歲的小耳家庭辦理外耳重建需求團體,希望可以幫助不知該如何做手術決定的小耳家長們,更瞭解孩子的想法,嘗試在決定的過程中取得平衡,並討論如何面對外界異樣眼光的對策。
當孩子們七嘴八舌地說著自己的期待時,家長們也熱烈討論該如何安排時間,讓孩子進行外耳重建,以及選擇甚麼材質等等。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大家的不捨與心疼,還有做決定的掙扎。在聽了過來人的經驗分享之後,家長們理解到術後照顧的過程也需要與孩子一起合作才能達到最好的結果,體認到與孩子共同做決定的重要性,選擇不再一肩扛起所有壓力,團體氛圍開始轉變,能以更放鬆的心態面對孩子的小耳症。
儘管未來仍有許多考驗在等待著我們,但我們準備好了,基金會也會和所有小耳家長們一起接受挑戰,並歡迎大家明年帶著孩子一起來參加活動,不論重建與否,都能呈現自己最有自信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