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心理適應

(1)父母親的歸因歷程

臨床上經常看到當缺陷兒誕生時,家族成員即互相指責或推諉責任,包括父親或母親即馬上檢視家族的遺傳史,祖父母亦會參與尋找「誰是代罪羔羊」?是什麼原因造成唇顎裂或顱顏缺陷?近幾年來由於產前檢查的進步,於懷孕中即得知是唇顎裂兒。有些於生產後才得知孩子是唇顎裂兒的家長,甚至會將過錯歸罪婦產科醫師未能及早通知,婦產科醫師亦成為「代罪羔羊」之一,是近年來科技發展的現象。

大部份父母當得知孩子是缺陷兒時第一個反應是,「為什麼是我?」「怎麼會這樣?」,由於缺陷兒的出生使父母親有種失去控制的感覺,因此找到可能引起孩子缺陷的原因,可以幫助母親恢復對此事件的控制感( Horan , 1982 ; Spriesterbach , 1973 ),但也有些歸因的結果卻可能妨礙母親的適應狀況( Horan , 1982 )

雖然醫學上對唇顎裂發生原因的解釋:大部份原因未明,少部份是遺傳、德國麻疹、葯物、照X光、濾過性病毒等影響(顱顏中心, 1992 ),可是民間傳說,例如:「釘釘子、拿剪刀、開水溝 … . 等觸犯胎神」還是經常被用來解釋(陳秀蓉等人, 1987 )。研究也發現母親們對傳統禁忌抱持著「寧可信其有,不犯不錯」的心態,即使是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母親也認為如此。這些母親也會以一些不正確的想法或迷信解釋唇顎裂發生的原因。( Dar , 1974 ),茲將歸因方式分成以下幾種:

自責式的歸因
這是臨床上最常碰到的歸因方式,尤其是母親於懷孕期間曾經服用葯物,或照X光 … . 等。 Janoff - Bulman ( 1979 )將自責分為「特質上的自責」與「行為上的自責」)。所謂「特質上的自責」是將事件歸因於自已人格上的缺陷,是難以修正和改善的,因此特質上的自責容易使個體感到無助。「行為上的自責」是將事件歸因於個體的某些行為所造成的,是可以修正改變的,因此可提高對事件的可控制性,促進適應。

因果報應式的歸因
Topley ( 1974 )指出,中國傳統觀念認為缺陷兒的出生,是前世的禍害或報應。有些家長認為前世欠的債,這一世必須要還。可是有些家長也會認為有缺陷的孩子將會為家人帶來好運,應該好好珍惜。
而究竟是何種歸因對母親的適應較有利?目前尚未有定論。在臨床上看到有些家長認為生到有缺陷的孩子是上天賦予父母的一項殊榮-要讓他們當特別的父母,以及因為孩子而經驗更豐富的人生,幫助父母本身的成長等,因而心存感恩的接納缺陷兒,是較具正向適應性的歸因。

(2)父母的適應歷程

事實上,顱顏孩子的父母必須不斷地與自已未解決的悲傷、痛若、憤怒、愧疚奮鬥,這些負向情緒若未能適當的疏解,將伴隨著照顧孩子的互動過程,產生一種愛恨交織的關係,也將導致父母親排斥或過度保護孩子( Levy , 1931 , 1943 )。 Kaplan 和 Mason ( 1960 )的研究指出缺陷兒母親的情緒反應可分為四個階段:
   1.   生產時的預期性哀傷,希望孩子存活,又準備接受可能的死亡。
   2.   對於不能生下正常的新生兒感到挫折,有憂鬱的反應。
   3.   重新建立與該嬰兒的關係(原先的關係被中斷)
   4.   瞭解孩子與正常嬰兒之不同點,瞭解其特殊的需求和成長發展,並準備去照顧他。

Drotar ( 1975 )將缺陷兒父母的情緒反應分為五個階段:
(1) 震驚期
(2) 否定期
(3) 憂傷、憤怒與焦慮
(4) 適應期
(5) 重整期
臨床上看到當父母照顧孩子的能力增加,或由於付出更多心力照顧孩子,而與孩子建立更緊密的關係,或孩子接受第一次手術之後,外觀的極大改善,父母將逐漸適應接受缺陷兒。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