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愛

【卓越雜誌】「植愛」種子醫師 讓病患找回自信笑容

2019-08-13 09:07卓越
 
【文‧傅啟倫 攝影‧溫偉廷】
 
全人醫療照顧 提供堅強後盾
 
基金會當年由執行長王金英與羅慧夫醫師一手創立,走過三十個年頭,「雖然現在羅慧夫醫師已經不在了,但我們仍然依循著他的精神及宗旨,為更多顱顏患者提供服務。」克服許多國際間的限制,執行長王金英與長庚醫院顱顏團隊走向國際,造訪許多醫療環境及技術落後的國家,看到如越南或蒙古等國的醫療設備,讓執行長大嘆:「那些環境真的讓人看了很心疼,我們除了培訓當地醫師,也捐助像鼻咽鏡等醫療器材,讓患者可以得到最佳的照顧。」
 
為基金會奉獻付出三十年,問她如何維持熱情並堅持,執行長王金英分享:「我是顱顏團隊第一位社工,當時的長庚醫院創院院長也是整形外科主任的羅慧夫醫師非常支持社工專業,」想幫助唇顎裂病童,除了醫療的力量之外,還需要社工、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等一起貢獻專業,因此邀請她加入團隊,羅慧夫醫師非常尊重專業,讓她可以充分運用所學,為唇顎裂家庭提供有力後盾。

【ETtoday新聞雲】影/產檢出「唇顎裂寶寶」夫妻痛哭...紀錄片《植愛》「重現手術過程」

合作國家: 
越南


▲短短13分鐘的紀錄片道盡父母面對唇顎裂孩子的心痛和北越醫療資源缺乏的困境。(圖/翻攝《植愛》)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發表《植愛》紀錄片 歡迎欣賞

合作國家: 
越南
2019年5月14日 下午5:06
留言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攝製的越南種子醫療團隊成果紀錄片《植愛》,真實記錄越南3位種子醫師來臺接受「種子醫師培訓」後,回到越南河內治療當地唇顎裂患者,讓患者重新展露自信笑容的真實事蹟,紀錄片剪輯有1分鐘精華版及13分鐘完整版,配置中英文字幕,歡迎到「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網站欣賞,感受臺灣與世界各國共同為區域及全球醫衛合作做出實質貢獻。

用愛彌補-國際種子醫師培訓計畫 紀錄片《植愛》傳遞羅慧夫全人醫療精神

用愛彌補-國際種子醫師培訓計畫 

紀錄片《植愛》傳遞羅慧夫全人醫療精神

為紀念羅慧夫醫師40年行醫生涯為唇顎裂患者所做的貢獻,同時展現「國際種子醫師培訓」計畫的階段性成果,由外交部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紀錄片《植愛》今正式於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官方網站上線。本片以2016-2018年期間,來台灣訓練的三位北越醫師Dr. Lan、Dr. Hang、Ms. Thanh個人生命經驗出發,製作團隊也特別前往河內進行拍攝,同時透過唇顎裂患者的家庭故事和台灣醫療經驗的傳承,展現羅慧夫醫師名言「一年插秧,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萬年植愛」,將台灣散播至世界各地的愛之種子化作感動的影像力量。
 
在台灣被WHA排拒在外的此刻,誠摯邀請大家共同推播「植愛」一片,讓全世界了解台灣的人,了解台灣貢獻國際社會的決心。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