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

【聯合新聞網】羅慧夫顱顏基金會邀七國醫療人員 遠距錄影幫台灣加油

台灣

【中華日報】唇顎裂義診團前進柬緬 34人展笑顏

合作國家: 
柬埔寨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高雄長庚醫院、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所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於2019年12月前往柬埔寨金邊、緬甸奈比多,進行唇顎裂義診行動,幫助共34名唇顎裂患者進行免費手術,重建笑容。
 義診團去年12月中旬前往金邊國家兒童醫院義診,由高雄長庚醫院兒童整形外科主任賴瑞斌醫師擔任團長,團員包括高雄長庚齒顎矯正科吳德儒醫師等13人,幫助13名唇顎裂患者免費手術。
 羅慧夫基金會指出,從1998年開始和金邊國家兒童醫院合作,經過20年努力,基金會也從初期1年2-3次柬埔寨義診,逐年縮減到現今的1年1次,義診主要目的也從早期透過義診展示台灣醫療團實力、培訓種子醫療人員,轉換為輔導成立顱顏中心、基金會,並透過每年1次的義診,協助當地種子醫療團隊完成高難度個案的手術,讓當地醫師透過臨床觀摩、擔任助手的方式,進一步習得艱難個案的手術方式。
 義診團去年底前往緬甸奈比多醫院義診,由林口長庚醫院外科部部長羅綸洲醫師擔任團長,為21名緬甸唇顎裂患者免費手術。
 緬甸全國人口超過5千萬,唇顎裂患者人數約2萬,因醫療資源嚴重缺乏,長期與國際社會隔絕,絕大多數唇顎裂患者都無法接受治療,生活備受歧視。

【聯合報】送愛至柬埔寨 5個月唇顎裂童重拾笑顏

合作國家: 
柬埔寨
2020-01-01 13:55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即時報導
 
出生僅5個月的柬埔寨童拉戴(La Deveth),出生後因唇顎裂,一周內被轉介至國家兒童醫院矯正,拉戴是家中第一個孩子,唇顎裂並無損家人對他的愛,但街坊鄰居從未見過唇顎裂患者,父母非常保護他,擔心他小被歧視,即使拉戴出生後,也不敢帶著他出門,日前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組成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已協助拉戴重拾笑顏。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高雄長庚醫院、桃園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所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去年年底前往柬埔寨金邊以及緬甸奈比多,進行唇顎裂義診行動,分別幫助13名柬埔寨患者及21名緬甸唇顎裂患者進行免費手術。
 
義診期間適逢聖誕假期,團員們犧牲寶貴的假期,遠赴異鄉幫助唇顎裂患者,尤其在緬甸義診期間更遇到不少突發事件,像是手術中停電、麻醉機無法開啟、麻醉藥是台灣已多年沒有在使用的藥品、麻醉氣體四溢、肌肉鬆弛劑作用時間小於10分鐘,以至病人術中突然叫出聲來(barking),還遇到氧氣筒接頭暴開等狀況。

【青年日報】羅慧夫唇顎裂義診 柬埔寨傳愛

合作國家: 
柬埔寨
記者謝璿/綜合報導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顱顏中心聯合主辦的「用愛彌補柬埔寨唇顎裂義診行動」,一行共14人日前至柬埔寨金邊國家兒童醫院進行唇顎裂義診手術。這次義診總共為17名5個月大至25歲的貧困唇顎裂患者提供免費手術,幫助他們找回燦爛的笑容,也將義診的愛心種子播下。
 
 本次義診由高雄長庚醫院兒童整形外科主任賴瑞斌醫師擔任團長,團隊成員包括高雄長庚齒顎矯正科主任林秀雄醫師、蔡濟宇牙醫師、外科部吳政君醫師、林克謙醫師、墨西哥藉Dr. Gilberto、麻醉部李慧筠醫師、專科護理師佘姿葦、姚梅音、開刀房護理師沈伃雯、潘思儒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王金英執行長等人。
 
 這次柬埔寨義診年紀最小的患者,是5個月大的索曼。索曼一家住在離金邊約一個半鐘頭車程的鄉下,父母皆為成衣廠工人。他出生時,爸媽看到他嘴巴的破洞都傷心地哭了,家族裡的人也都不知道該怎麼辦,有些親戚更拒絕碰觸索曼,擔心自己因此也會生出令人感到害怕的寶寶。

【青年日報】用愛彌補 公益年曆送愛顱顏患者

記者吳典叡/臺北報導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昨日發表2017年「Love Makes Whole 用愛彌補」公益年曆,集結12名來自我國、柬埔寨、菲律賓等地的顱顏患者,他們以自身故事作為靈感創作的圖畫,讓社會大眾知道「人世間的真善美」一直都存在,也希望更多人共襄盛舉,協助國內外顱顏患者獲得適當治療。
 一出生就有唇顎裂、眼距過寬等問題的國小六年級學生鄭惠方,從小因種種「不一樣」被取笑,讓她缺乏自信,也不敢交朋友,直到接觸畫畫,才讓她找回自信,更獲選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年曆得獎作品。
 鄭惠方說從小因唇顎裂、斜視等問題,歷經5次手術,還被同儕嘲笑,她雖渴望融入團體,卻缺乏自信,不敢提出要求,常把自己當隱形人。
 鄰居阿姨發現她的畫畫天份,主動聯絡畫室讓她學畫,基金會隨後補助畫室學費,不僅延續貴人角色,也使她愈來愈有自信。她得獎作品是奶奶和小朋友幫花澆水,這朵花快要枯死,他們用心照顧,直到花朵長的更好,就像有缺陷的小孩經過愛心照顧,也能平安長大。

【華人健康網】讓唇顎裂兒重拾微笑!長庚顱顏中心獲國品獎

「讓唇顎裂孩子,綻放出最燦爛的微笑!」是羅綸洲教授最大的驕傲!18歲的柬埔寨女孩荃虹,14年前在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團隊的義診協助下,進行唇顎裂治療,終解決其外觀與語言障礙問題,重拾孩童應有的甜美笑容。事實上,荃虹並不是唯一的幸運兒,在長庚醫院唇顎裂治療團隊的耕耘下,已有1500名的唇顎裂孩子間接、直接受惠。而這樣的義舉,也讓其醫療團隊獲得104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院社區服務組」金獎的殊榮。
 
羅綸洲教授說,每當回想當時看到荃虹康復後的開心微笑,都會讓其覺得一切的付出都值得了。(圖片/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6次變3次!25年來唇顎裂手術次數大幅減半
 
林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羅綸洲教授表示,長庚醫院顱顏專科門診自成立以來,便不斷致力於唇顎裂手術的改良。

【風向新聞】義診愛無界 31名唇顎裂患者重獲新生

合作國家: 
緬甸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2016-01-29
道桑婷阿嬤唇顎裂術前術後面貌相差甚大。圖片來源: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院顱顏中心所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於去年12月及今年1月前往柬埔寨及緬甸義診,分別幫助11名柬埔寨患者及20名緬甸唇顎裂患者進行免費手術,重建笑容。並將持續培訓柬埔寨及緬甸的種子醫療人員,以永續發展及夥伴關係的精神,實現「當地人治療當地人」的目標。
 
49年的破口  道桑婷阿嬤術後更有自信
 
基金會表示,本次義診患者中年紀最長49歲的道桑婷阿嬤(Daw San Tin),因為道桑婷的唇裂讓她在親戚和鄰居間遭受排擠。丈夫生前是一個酒鬼,不事生產,全家生活僅靠道桑婷每天不到台幣65元的收入維生,生活非常困苦。

【蘋果日報】長庚顱顏中心治唇腭裂有成 獲生醫品質獎

2015年12月30日14:16      
18歲的柬埔寨女孩荃虹(chan heng)14年前接受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團隊手術治療唇顎裂,不僅解決她外觀、語言的問題,連鄰居也認不出她就是那名唇腭裂小孩,如今已準備念大學,開創自己的美麗人生。荃虹並不是唯一幸運兒,在長庚醫院顱顏中心團隊努力下,已有1500多名唇腭裂兒直接、間接受惠。這項成就也讓該團隊獲得今年的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醫院社區服務組」金獎。
 
 
今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在生物技術服務類、醫療周邊類、護理照護服務類、醫療院所類、藥品類、醫療保健器材類、營養保健食品類、化粧品類與防疫產品類,共頒出27個金、銀、銅獎。
 
林口長庚醫院顱顏中心獲得醫院社區服務組金獎,該曾任該中心主任的林口長庚外科部部長羅綸洲說,長庚1990年起即在國內做義診與講座,至今手術治療逾3萬唇腭裂患者。
 
1996年,該中心開始到海外義診與教學,至今年中已到國外66次診療,羅綸洲指出,海外義診也成功治療了逾1500名病兒。

【中央廣播電台】前進柬埔寨 用愛彌補唇顎裂患者

時間:2015-11-10 15:43 新聞引據:採訪 撰稿編輯:陳士廉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多年來幫助先天顱顏缺陷患者,除協助海內外培訓專業人員外,也將為柬埔寨興建第一座顱顏醫療中心。基金會期盼,最終目標是讓當地可以不必依靠外來資源,自立自足。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執行長王金英接受中央廣播電台「台灣APP」節目專訪時表示,基金會自2000年開始,推出「國際種子醫師培訓計畫」,目前已為蒙古、柬埔寨、菲律賓、中國大陸及越南等國家,培訓超過120位治療唇顎裂的專業醫師和醫療人員。
 
王金英說,其中柬埔寨部分,是與該國「國家兒童醫院」合作,目前已培訓兩名外科醫師、一名語言治療師及一名牙科醫師,醫療團隊算勉強齊全,但後續仍需扶植與幫助。
 
不過,早年有許多歐美、日、澳等地的醫療團隊,進入落後國家協助義診。王金英不諱言指出,部分國家出現過於依賴外來資源,因此,該計畫最終目標,是希望能讓當地可以自立自足,由當地人幫助當地人,而目前則計畫協助柬埔寨,興建當地第一所顱顏醫療中心。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