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6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唇顎裂患者,每5000個新生兒中就有1個小耳症患者,台灣每年約有300~400個「顱顏患者」出生,其中15%-20%家庭經濟困難。顱顏家庭除了有醫療費用的壓力,私立幼兒園每月平均費用約10,000元至16,000元,貧困家庭根本無力送孩子上學。
學習語言是與社會溝通的開始,顱顏患者(唇顎裂及小耳症等等)也不例外,但常因為先天因素發音不標準,語言發展遲緩,更需要多聽多說,與同儕接觸互動。然而弱勢家庭為賺生活費早出晚歸,孩子沒有說話的對象,又因經濟因素無力送孩子進幼兒園,在缺乏語言刺激,口語能力低的情況下,易讓孩子落入學習的困境,容易被社會邊緣化。

代言人李易說:「我們拍攝宣傳照前有先了解他們的背景,拍攝當天跟他們接觸後發現,每個孩子的表現都比我們想像中好很多,特別是琳琳,很活潑,很有想法,根本不會發現她之前需要早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