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海岸線的村落,純樸又寧靜,鄉間的房屋錯落不齊,我們深怕車子一疾駛就錯過涵涵家。我們第一次拜訪患有小耳症的涵涵,而當時媽媽不願主動開門,而是等待涵涵的親戚前來協助。或許每位小耳症父母心中都有一道緊閉的門扉,踏入屋內,眼前站著的是一位憂心且責怪自己的媽媽。
自我接納的學習,從家長開始
剛出生的孩子無條件吸收父母的眼光來建立自我形象,父母可以說是孩子最早的引導者,而小耳症父母則會收到孩子給的一份學習課題,叫做「全然接納」,他們得學習如何接納孩子的小耳症。
小耳症的孩子剛出生時,父母多半會有各種複雜情緒,特別是在自我責怪的部份。有的父母會嘗試接納,但受到外界眼光或語言受挫時,他們便會產生自我懷疑或受傷,他們也要學習因應孩子逐漸長大後,孩子對小耳的提問。所謂「全然接納」孩子的一切,究竟是甚麼意思?自己真的有接納嗎?父母隱藏在心中的「看待外表眼光」信念決定了「真實的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