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獎事蹟

【中央社】羅慧夫奉獻台灣40年 救人也救心

高齡90歲的美籍醫師羅慧夫(右)和夫人白如雪(左)在西元1959年舉家來台,並在196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奉獻台灣醫療40年。(羅慧夫提供)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傳真 106年11月12日(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2日電)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創辦人羅慧夫獲第九屆總統文化獎,他奉獻台灣40年,不只開唇顎裂治療先河,也創台灣醫療史上許多「第一」,用巧手縫補病人的臉和心,為後進樹立典範。
 
高齡90歲的羅慧夫(Dr. Samuel Noordhoff)在西元1959年以宣教士身分來台,來台隔天就學「台語」,一開口就讓病人驚喜「這個阿兜仔會講台灣話」。他先後擔任馬偕紀念醫院、長庚紀念醫院院長,幫台灣醫療「打地基」。
 
人在美國的羅慧夫接受中央社記者電子郵件訪問,他說,他來台灣前常和太太一起向上帝祈禱,不確定是不是要來台灣,「我們發現沒有理由說不,我們就來了」。

【卓越雜誌】「植愛」種子醫師 讓病患找回自信笑容

2019-08-13 09:07卓越
 
【文‧傅啟倫 攝影‧溫偉廷】
 
全人醫療照顧 提供堅強後盾
 
基金會當年由執行長王金英與羅慧夫醫師一手創立,走過三十個年頭,「雖然現在羅慧夫醫師已經不在了,但我們仍然依循著他的精神及宗旨,為更多顱顏患者提供服務。」克服許多國際間的限制,執行長王金英與長庚醫院顱顏團隊走向國際,造訪許多醫療環境及技術落後的國家,看到如越南或蒙古等國的醫療設備,讓執行長大嘆:「那些環境真的讓人看了很心疼,我們除了培訓當地醫師,也捐助像鼻咽鏡等醫療器材,讓患者可以得到最佳的照顧。」
 
為基金會奉獻付出三十年,問她如何維持熱情並堅持,執行長王金英分享:「我是顱顏團隊第一位社工,當時的長庚醫院創院院長也是整形外科主任的羅慧夫醫師非常支持社工專業,」想幫助唇顎裂病童,除了醫療的力量之外,還需要社工、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等一起貢獻專業,因此邀請她加入團隊,羅慧夫醫師非常尊重專業,讓她可以充分運用所學,為唇顎裂家庭提供有力後盾。

【中央通訊社】第四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6/4舉辦

發稿時間:2019/06/10 10:56 最新更新:2019/06/10 11:03
字級:  A+  A-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6/4在衛生福利部舉辦「第四屆國際醫療 典範獎頒獎典禮」,包括:衛生福利部陳時中部長、和信治癌中心醫院董事長林奏延、及聖克里斯多福與尼維斯哈菁絲大使、史瓦帝尼王國庫內內參事、諾魯大使館 Trinet Amoe 三等秘書等,醫衛領域及友邦貴賓等人一同出席大會。
 
陳時中表示,儘管 臺灣仍在國際上遭受打壓,今年仍未收到世界衛生大會(WHA)之邀請函,但藉著 海內外醫事人員的努力,讓更多國家認識台灣的頂尖國際醫療實力。除了友邦持 續為台灣發聲外,也有越來越多歐美國家加入聲援台灣的行列,並再次感謝所有 默默耕耘國際醫療的醫事人員為台灣進行最佳國民外交示範。 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共有有 15 組團體隊伍及 15 組個人參賽者報名,並從中 遴選 4 組傑出團隊及 3 位卓越醫療從業人員予以表楊。個人獎得主羅綸洲醫師專 精顱顏重建手術,自 1998 年起,每年數次於越南、柬埔寨、菲律賓等國家進行 義診,其中亦有不乏美國、德國、日本等先進國家之學習醫師來臺向羅醫師學習 精湛之顱顏重建技術。

【中央廣播電台】台灣仁心奉獻國際 點滴推廣醫療軟實力

時間:2019-06-04 17:02新聞引據:採訪撰稿編輯:蕭照平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今天舉行「第4屆國際醫療典範獎頒獎典禮」。(蕭照平 攝)

【聯合新聞網】「第四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名單揭曉

【中時電子報】「第四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名單揭曉

【中時電子報綜合報導】
 
「第四屆國際醫療典範獎」歷經近一個月的初審及複審評選後,於29日(一)公布本屆得獎得主名單。個人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依收件順序)為羅綸洲醫師(林口長庚醫院)、杜繼誠醫師(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吳運東醫師(新國民醫院)。團體國際醫療典範獎得主(依收件順序)為彰化基督教醫院─新南向醫衛合作與產業鏈發展計畫執行團隊、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國際合作組、嘉義基督教醫院─國際事務部、臺北榮民總醫院─國際醫療中心。
 
本屆國際醫療典範獎,報名個人組共15件、團體組共15件,合計多達30組個人及團體爭取榮譽。

【工商時報】第四屆傳善獎8家獲獎 3年將獲9,600萬元補助

文╱黃志偉
2018年8月31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文╱黃志偉】
 
2018年第四屆「傳善獎」經過5個多月嚴謹審查,最終由「桃園少年之家」、「良顯堂基金會」、「愚人之友基金會」、「介惠基金會」、「蘭智基金會」、「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弘毓基金會」、「利伯他茲教育基金會」等8家機構獲獎,服務內容涵蓋兒少、老人、身心障礙、疾病、藥毒癮等不同面向,8家機構將獲得連續3年共9,600萬的支持。
 
為支持社福機構創新、成長、茁壯,震旦集團陳永泰公益信託於2015年舉辦第一屆傳善獎,透過優秀中型社福機構的手,提供更好、更棒的服務給弱勢族群。2018年第四屆傳善獎邀請台灣公益團體自律聯盟擔任評審機構,透過社福、企管、財管、會計師及媒體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組成評審委員,負責得獎前專業審查、得獎後3年專業支持,希望能徵選出勇於創新、最具發展及高效執行力的計畫,期望這些優秀機構3年後能夠成就創新典範。

【自由時報】第九屆總統文化獎頒獎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第九屆總統文化獎今天頒獎,有別過去頒獎形式,今年的頒獎儀式分2階段,包括文化耕耘獎黃永松、人道奉獻獎羅慧夫(由其學生陳昱瑞醫生代領)、青年創意獎舒米恩·魯碧、在地希望獎「社區一家」計畫(信義房屋)、社會改革獎祁家威等得獎者,先於傍晚入總統府接受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發獎座,隨後再參加由文化總會於中山堂舉辦的總統文化獎晚會。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頒獎晚會,副總統陳建仁。(記者陳逸寬攝)

【ETtoday 】祁家威同志運動長跑40年 蔡英文:讓台灣社會更多元、平等


▲▼總統蔡英文「總統文化獎」頒獎典禮。(圖/總統府提供,下同) 

【中時電子報】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晚會 展現文化創意

2017年11月14日 23:49 中時 趙靜瑜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14日由文化總會會長,總統蔡英文親自頒發獎座,會後也在中山堂舉辦晚會,包括評審委員會總召陳建仁副總統、評審召集人張照堂、吳念真、詹偉雄、紀惠容、評審代表曾旭正、得獎者黃永松、羅慧夫代領人陳昱瑞(長庚醫院決策委員會名譽主委)、Suming·Rupi舒米恩·魯碧、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祁家威、獎座設計者蕭青陽等,近200位貴賓出席,透過獎項的表揚,肯定五位得獎者藉由自身的行動,持續為台灣社會提供文化底蘊與凝聚力。
 
第九屆總統文化獎晚會,以「三金規模」展現全新面貌,除了邀請三金御用司儀賈培德錄製得獎者旁白,文總更別出心裁,規劃六段精彩演出,結合LED螢幕動畫,呈現本屆得獎者的精神。除了由台北樂府樂旗藝術團帶來積極、活潑與能量感的開場演出,傳遞「鼓舞人心,昂首行進」的正面氛圍, 此次晚會邀請台灣國寶級說唱藝術家楊秀卿老師,透過說唱的方式演繹黃永松先生創辦「漢聲」故事,兩人同樣是「民間文化」的發揚者,透過不同的方式深入挖掘與耕耘台灣文化,為台灣這塊土地唸歌、為台灣的文化歌頌。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