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合作

【中華日報】長庚醫援吉里巴斯唇顎裂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2018-10-04
 
 唇顎裂孩童在出生後透過唇鼻修補手術,多可恢復外觀,但在醫療資源短缺、食物來源不穩定的國家,唇顎裂童要健康長大相當艱難。長庚醫院與外交部、民間團體合作,集結超過百萬元資源,一口氣接3名吉里巴斯唇顎裂病童來台修補治療。
 
 吉里巴斯為台灣17個邦交國之一,當地醫療資源短缺,僅能提供人民門診及輕症治療,急重症或外科手術均仰賴國際醫療支持,又該國食物來源不穩定,對健康嬰兒而言,平安成長已經不容易,唇顎裂病童要健康長大,更是艱難。
 
 蘭利、優搭巴及瑪倫嘉3名吉里巴斯孩童,於今年9月遠渡重洋來到台灣,於桃園庚紀念醫院接受唇顎裂修補手術治療,其中5歲的瑪倫嘉及2歲的優搭巴順利完成手術,預計於10月6日返國。
 
 年僅2歲的蘭利似乎一直有水土不服的問題,反覆受困於咳嗽及明顯的痰音,原本醫療團隊希望安排他跟瑪倫嘉同一天手術,但卻過不了術前檢查這關。若最後仍無法手術的話,將於6日回國,至於是否還有機會來台接受手術,將另行評估。

【健康醫療網】國際園丁認養 「我的孩子」健康獲改善

合作國家: 
菲律賓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日前舉辦「第六屆國際園丁公益募款暨『我的孩子』公益微電影首播記者會」,改編自真實故事、將為微電影主人翁劃下關鍵一刀的醫師,也特地從菲律賓來台與會,而目前在台培訓、分別來自菲律賓、柬埔寨、越南、蒙古國及印尼的多位種子醫師也蒞臨現場,感謝台灣對他們的支持與培訓!
 
「我的孩子」羅倫泰罹單側唇顎裂
 
「我的孩子」主人翁是現年二歲十個月的羅倫泰(Jaythan Laurente),罹患單側唇顎裂的他,是家中第三個孩子,二年前,當羅倫泰的母親輾轉知道菲律賓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可以協助他時,他已經錯過了黃金治療期。
 
當時九個月大的他,卻只有一個剛出生嬰兒的體重3200g,瘦弱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大愛新聞】脣顎裂義診 直接拉拔當地醫師

合作國家: 
菲律賓

2018/08/16 23:15:38
脣顎裂患者,一歲前是黃金治療期,但許多貧困國家,沒有完善醫療資源,民眾也沒有錢求診,因此有基金會進行海外義診,更培訓當地醫師,來台灣學習治療脣顎裂技術,再回到家鄉幫助更多患者。

【人間衛視】改編真實故事 唇顎裂男童受台基金會幫助

【青年日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第六屆國際園丁公益募款開跑

合作國家: 
菲律賓
記者謝璿/綜合報導 201/08/18
 
 
二歲十個月大的羅倫泰在基金會照顧下已經9.6kg,擺脫當年營養不良到難以撐過手術的模樣。(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提供)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舉辦「第六屆國際園丁公益募款暨《我的孩子》公益微電影首播,改編自真實故事、將為微電影主人翁劃下關鍵一刀的醫師,也特地從菲律賓來臺與會,而目前在臺培訓、分別來自菲律賓、柬埔寨、越南、蒙古國及印尼的多位種子醫師也將蒞臨現場,感謝臺灣對他們的支持與培訓,透過臺灣醫療團隊的專業,幫助更多顱顏患者展開新生。

【蘋果日報】唇顎裂影響吸吮 9個月男嬰體重有如新生兒

合作國家: 
菲律賓
 
羅倫泰經基金會提供奶粉等營養品,現已改善健康狀況。羅慧夫基金會提供
救治國際唇顎裂孩童,羅慧夫顱顏基金會伸援手。

【中國時報】顱顏基金會募款 盼助海外兔唇寶寶

合作國家: 
菲律賓
2018年08月16日 18:40 中時 林周義
2歲10個月的羅倫泰(Jaythan Laurente),來自菲律賓,一出生便患有單側唇顎裂。家庭狀況不好的他,9個月大時,只有一個剛出生嬰兒的體重。在「國際園丁認養計畫」下,羅倫泰的健康狀況得到改善,目前的體重也達到9.6公斤。他的故事被改編為微電影「我的孩子」,盼喚起大眾對顱顏患者的關心。
 
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資源開發組主任陳依伶表示,醫生第一次見到羅倫泰時,他只有3200g。當時家中太窮,羅倫泰的家人買不起奶粉,也沒有唇顎裂寶寶的專用奶瓶。媽媽在得知基金會的協助管道時,羅倫泰已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期。
 
陳依伶表示,台灣的唇顎裂寶寶,一般在3個月大以前就能達到5公斤,因此通常都會在3個月大時進行手術。但在羅倫泰的案例中,3200g的體重並未達標。如今雖重達9.6公斤,卻因氣喘無法進行手術。媽媽曾透露,羅倫泰雖然還沒機會與其他小朋友互動,但去公園、空地玩時,仍能感受到其他小孩對他的異樣眼光。未來若成功進行手術,除能提升孩子的自信,也能減少病菌入侵的機會。

【台灣醒報】首播《我的孩子》羅慧夫傳愛世界

合作國家: 
菲律賓

2018-08-16 20:18台灣醒報 記者楊凡恩╱台北報導

【人間福報】菲唇顎裂童求醫路 拍成微電影

合作國家: 
菲律賓

2018/8/17 | 作者:李祖翔

【台灣新生報】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助鄰國顱顏患 獲良好醫療

合作國家: 
菲律賓
台灣新生報 【記者鍾佩芳/台北報導】
2018年8月17日
在政府積極推動「新南向計畫」之前,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早在20年前即本著「人道主義」的精神,幫助鄰近國家的顱顏患者獲得良好醫療、改變生命。
 
基金會表示,目前已進行79次海外義診,培訓了163位種子醫師;每次義診可為25~30位當地患者進行手術,一年約可安排3~4次義診,但一位種子醫師培訓完成後,以菲律賓為例,1年可為450名個案進行手術,且成果良好。
 
當台灣社會已開始追求精準醫療所帶來的成效時,基金會所扶助的這些國家卻連最基本的醫療也無法提供給這些顱顏患者,也因此,不論是基金會所推動的義診行動或種子醫師在地的服務,遇到過有太多跟「我的孩子」的主人翁羅倫泰一樣,因為營養不良無法開刀,也因為醫療資訊不足,待輾轉找到合適的醫療團隊時,孩子早已錯失最佳黃金治療期。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