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故事

越南小董醫師的大蛻變

  九年前,剛從醫學院畢業的越南胡志明市小董醫師(Dr. Minh Tung Duong),來到台灣受訓六個月。當時,他分享了一句話,令許多人印象深刻。「我發現自己不是一個能離家很久的人。對某些人而言,六個月僅是個短暫的時間;對我來說,六個月是以秒為計算的時間單位,是比15552000秒還要長的時間。」

  結訓後的小董醫師努力將所學應用在工作上,不但為當地貧困唇腭裂患者進行各式手術,也指導年輕醫師的手術,他更回到學校進修碩士及博士班,不斷精進自己的實力。工作及學業上的提升,讓小董一步步到達今天的位置,現在已是該院的「頜面外科副主任」及「培訓中心主任兼齒科健康指導部主任」。不僅如此,為了讓工作更有效率,小董醫師在近三年努力健身鍛鍊體格。「我透過外科手術翻轉(transform)別人的生命,我透過健身改造我自己。」

把握分分秒秒的菲律賓奧扎米茲義診

把握分分秒秒的菲律賓奧扎米茲義診

  熱血型男整形外科種子醫師Dr. Dax於今年暑假再次領軍出發菲律賓南方小鎮-奧扎米(Ozamiz)成功地完成了唇腭裂義診,在短短一個星期內,Dr. Dax醫生總共為 24 名唇腭裂患者進行了免費手術。

  菲律賓南部地區的醫療資源,比首都馬尼拉地區更為缺乏,加上受疫情影響,近三年都沒有國外義診團來訪,所以為數眾多的唇腭裂患者都很期待Dr. Dax的來訪,但也有些患者因咳嗽和感冒的關係,被推遲了手術,許多病人雖然感到很失望,但為了手術安全不得不這麼做。

巴基斯坦的牙科醫師女超人

  「身為女性,要在巴基斯坦成為一位醫師很難。但最難的是克服妳心裏的恐懼害怕,『堅定的企圖心』是攻破失敗的利器」。
 
  巴基斯坦的米哈斯醫師(Dr. Erum Minhus)在2012年完成在台灣的培訓,回到巴基斯坦投入唇腭裂的牙科治療。米哈斯醫師對唇腭裂的熱情,展現在她不斷精益求精的態度,她不斷地創新。「我將幾年前在台灣所學到的技術,應用在我的患者,這幾年,我則繼續學習新知識,時常和團隊討論唇腭裂個案,因此激發出許多創新(innovation)的方法。」米哈斯醫師說。

封城之下-菲律賓熱血整型外科醫師 與他的奧扎米茲義診

  2021年菲律賓受到疫情干擾,全國不時有封城措施,但本會的熱血整型外科醫師Dr. Dax心心念念著在南方小鎮奧扎米茲(Ozamiz)的唇腭裂患者。在那裡,當地的唇腭裂患者已經有兩年完全無法獲得任何手術或治療,在疫情的影響下,國外義診團無法到當地進行義診活動,近百位患者焦急等待著手術。在基金會贊助下,Dr. Dax於11月底進行一次義診,在短短一個星期內,他每天早上6點半起床,開刀到晚上9點,他希望能盡最大努力幫助到所有患者,從早到晚辛苦工作,最後,總共有45名患者完成手術。

愛讓世界轉動 Taiwan still helping

2021年5月,不平靜的月份。台灣遭遇到疫情的重創,醫療系統也面臨極大挑戰。同屬亞洲防疫模範生的越南,也慘遭病毒攻破。

2013年來台培訓的小董醫師(Dr. Duong),目前在胡志明市的醫院,雖然持續爲唇腭裂童開刀,但隨著疫情逐漸嚴峻,導致患者減少了20%外,他也擔心低收入顱顏家庭,更因此遭受經濟重創而錯過顱顏兒的黃金治療期。透過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醫療團隊在視訊義診的基礎,小董醫師團隊正積極規劃利用相關技術與設備,掌握病患的即時狀態,將影響降到最低。

燃燒中的疫情,摧毀不了的大愛義診行

2018來台訓練的菲律賓籍種子醫師達克斯(Dr. Dax),在台灣完成培訓回到菲律賓後,持續在當地為唇腭裂患者看診與治療。對唇腭裂治療懷抱極度熱誠與責任感的達克斯醫生,一直計劃著前往菲律賓南方小鎮奧扎米茲(Ozamiz從馬尼拉起飛約需2小時)進行義診,因為那裡沒有充足的醫療資源或照顧,更別提唇腭裂手術與治療。羅慧夫顱顏基金會支持達克斯醫生的想法,也鼓勵他彙整顱顏家庭所需要的幫助,基金會提供義診活動中實質上的相關津貼或補助。

手術中,停電窘境 達克斯醫生為患者術後檢查

破繭而出的美麗

「去台灣之前,外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和矯正牙科醫師,我們像是被放在容器裏的一顆顆馬鈴薯,緊鄰著對方卻彼此不相干。但當我學成歸國後,我們的關係改變了,現在就像是一張蜘蛛網;外科醫師、語言治療師和矯正牙科醫師,我們以患者為中心環繞著,成為一張緊密連結的網絡。」Thanh是基金會的語言治療種子老師,來自越南國家兒童醫院,當被問到來台培訓前後,對於越南團隊最大的改變是什麼,Thanh以馬鈴薯和蜘蛛網的比喻生動的形容。
Thanh在越南國家兒童醫院的兒童聽力語言中心服務已逾10年的時間,擔任語言治療師,主要工作是評估和治療唇顎裂、聽力損害或語言發展問題的患童。執業初期,Thanh主要著力於聽力損傷治療;但是近年來醫院出現越來越多唇顎裂患者,Thanh發現這些患者有強烈的語言治療需求,因此向院方提出自己有必要再加強兒童唇顎裂語言治療的訓練。

一雙園丁的手

2013年底,本會執行長赴印度參加一場唇顎裂國際會議,會議中認識了德國唇顎裂基金會執行長Alexander Gross,雙方相談甚歡,該執行長非常認同本會的使命和服務理念,並期待未來有合作機會。從那時起,Alexander執行長便與我會有密切聯繫,並商討日後合作事宜,透過德國唇顎裂基金會我們得知越南國家兒童醫院有意發展唇顎裂醫療團隊,經過詳細溝通了解,並親自赴越南訪查後,本會決定邀請當地醫師來台受訓。
Diem醫師是我經手的第一位越南國家兒童醫院代訓醫師,Diem醫師流利的英文及工作效率令我印象深刻,而後更曉得,原來Diem醫師的中文也是嚇嚇叫。Diem醫師表示爸媽都是從醫人員,爸爸是感染科醫師,媽媽是牙科醫師,身在醫學世家的Diem,從小就立志要當醫師,特別是想和媽媽一樣,成為一位牙科醫師。果真,如Diem所願,醫學院畢業後,順利成為一位牙科醫師。

為了你的夢 放棄我的美國夢

「你長大也要成為醫師救人。」柬埔寨種子外科醫師Seng小時候,罹患一場致命的登革熱。Seng差點從這次的登革熱當中喪命。「小時候很窮,媽媽一個人要照顧我和另外三個兄弟姊妹。家裡沒錢,媽媽只好送我到收容窮人的慈善醫院(Charity Hospital)。而後,媽媽又走了好幾公里的路,向他哥哥借錢。我後來在醫院,被輸了七袋血,這條命因此被救了回來。」這場登革熱成了Seng生命的轉捩點。「你長大也要成為醫師救人」。Seng母親的這番話,一路引領Seng走往醫師這條路。「我命被救回時,媽媽在醫院對我說了這句話。」我們進一步詢問Seng,媽媽說的話,是否因此影響了他的一生?「絕對是!五年前,我有機會移民到美國,成為美國公民,但我拒絕了。我決定留在柬埔寨,幫助柬埔寨患者。」Seng肯定的回答。

自己國家的患者 自己救

Tiep是位來自越南國家兒童醫院的耳鼻喉科醫師。他也是基金會在該院培訓的第四位種子醫師,分別有外科醫師、牙科醫師以及語言治療師各一名。在基金會的協助下,該團隊發展已越趨成熟。
Tiep醫師透露,「從小就想做善事、幫助人,可能因為這份初衷,引領我走向醫師這條路吧!」Tiep的爸爸是位生化工程師,媽媽是成衣銷售員,底下還有一位妹妹,出身於小康家庭的Tiep,在追求醫師這條路總是腳踏實地、戰戰兢兢。經過多年努力,終於如願以償完成兒時夢想。
訂閱文章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