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愛賜恩福

文/戴秋芸 利百加企管顧問公司總經理

生命的歷程是一連串說不完的感謝,羅慧夫醫師無私的愛,真摯的付出,成了基督信仰實踐「愛人如己」最佳的詮釋,更重要的是他一直都是我生命中的貴人。

六歲那年,羅醫師的麥姓朋友,到台南鄉間的教會觀摩考察,印象中這位清瘦的美籍宣教師聽取簡報後,四處拍照,在主日學分班教室, 他一眼看到左臉滿是黑疤的我,細談後得知,這樣的胎記可已經由整型手術改變容貌,他當場仔細攝影、紀錄,並告知等他的消息,年幼的我只乖順地依在當時負責主日學校長的祖母身旁,好像一切自有大人作主即可,事實上這是改變我命運的序曲。

小學一年級的暑假,懷著忐忑不安的心,輾轉獲知羅醫師要免費替我開刀,就這樣祖母陪我在中山北路的馬偕台北總院住了整整五十天,手術進行得順利,他取下我大腿的皮膚做深度的移植手術,由於傷口範圍很廣,住院期間既怕痛又無法安睡,羅醫師差派和為貴宣教師陪我讀聖經,護理部華仁愛主任幾乎天天來看我,又送我許多美製的玩具、洋娃娃,但兩度進出開刀房著實嚇壞了無知的我,好幾次央求羅醫師讓我祈禱完後才換藥,為了延後治療的痛楚,我一邊流淚一邊唸著好長的禱告詞,但羅醫師非常有耐心地等我唸完「阿們」之後,才開始更換傷口的敷料,拆線或上藥,那時起讓我打從心底真正地尊敬他、喜歡他。

出院後由於南北兩隔,沒有定期做好追蹤治療,癒後情形不如預期,但由於埋首課業,而從未掛記自己臉上傷口的組織再生所引發的疤痕,最可貴的是小學畢業前,破例拿了三次模擬考連續第一名,這在競爭激烈的校園裡,一下子我就成為風雲人物,當時尚不懂得愛漂亮,外在的缺陷已被內心的榮譽感所征服。直到初中階段,三年期間忍受不少異樣的眼光,後來祖母耳提面命,囑咐我要飲水思源,因此報考馬偕護校,在錄取後的面談中,我見到了華仁愛主任,消息傳開,當時任馬偕院長的羅醫師立刻召見我,當時他詫異地看我左臉頰有些突出的疤痕,他細心地撫摸並溫和地告訴我,他願意再一次免費替我做細部整型手術,並保證以最新穎進步的儀器,不痛苦地完成二次手術,我延遲不決,考慮的因素很多:手術期間的照護問題,我不忍心麻煩家人,而且家中長輩替我爭取到彰化基督教醫院獎學金的條件,是暑假期間需前往實習,若是開刀一進行,我該如何向彰基啟口等問題。多次反覆思考,後來教務主任葉美老師主動幫我解決難題:

暑假期間安排同學輪流照顧我,日夜排班,建立同學們與我的患難情誼,最難忘的是羅醫師自掏腰包拿一筆錢給我,囑咐我親自到彰基說明無法履行獎學金義務的緣由,除退回所領的金額及利息外,他承諾願意無條件提供三年全額獎學金給我,羅醫師跟我非親非故的,當時一股暖流在我心中澎湃,我暗自許下心願:一定不讓羅醫師失望,同時立志有朝一日必定還這份恩情。

雖然未如預期成為羅醫師的助理醫生,但畢業後認真工作,努力進修,得到不少獎項,創業十年有成的利百加管理顧問公司,獲得台積電、花旗銀行、聯邦銀行、全國電子以及味丹企業等工商大廠的信任支持,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之餘,我暪著羅醫師,用他的名義捐了一筆錢做為獎學金,讓這份無條件的愛得以綿延不絕。

能有機會回饋羅醫師最直接的行動就是去愛更多需要愛的人,誠如聖經中所說---我們愛,因為上帝先愛我們,而真實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

寫於1999 羅慧夫醫師退休前夕

menu
Close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
X
To prevent automated spam submissions leave this field empty.